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876章 周明德

第876章 周明德(1/2)

    叶明回头,竟是多年未见的故人——当年在京城时的同僚,现任户部侍郎的周明德!

    "周兄?你怎么..."

    "奉旨巡察北境。"周明德笑着拱手,"听说安阳治蝗有术,特来取经。"

    叶明刚要客气,忽然瞥见周明德身后的随从中,有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当年在安溪县陷害过他的钱师爷!

    钱师爷缩着脖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明德顺着叶明的目光看去,恍然大悟:"哦,这位钱先生现在是户部书吏。此次随行,专程来向叶大人请罪的..."

    叶明摆摆手:"过去的事,不提了。"他转向周明德,"周兄远道而来,尝尝安阳的甘薯宴如何?"

    接风宴上,周明德对甘薯做的各色菜肴赞不绝口。酒过三巡,他压低声音:"叶兄,实不相瞒,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原来朝廷近年用度紧张,皇上想改革税制,却遭世家大族反对。户部打算在安阳试行新税法,若成效好,再推广全国。

    "这是要把安阳当刀子使啊。"叶明苦笑。

    周明德正色道:"非也。皇上说了,安阳模式值得借鉴。若叶大人愿意,可将新政冠以'安阳税法'之名..."

    叶明沉思良久,突然问:"钱师爷算学如何?"

    周明德一愣:"钱先生精通算术,户部账目..."

    "那就留下帮我吧。"叶明看向躲在角落的钱师爷,"正好夏税要清算了。"

    钱师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人...不记前嫌?"

    叶明给他倒了杯酒:"安阳缺人才,只要你诚心做事。"

    第二天,叶明带着周明德参观安阳书院。路过农科试验田时,周明德突然驻足:"这是..."

    田里,几个学子正在摆弄一个奇怪的装置——木架上挂着许多小镜子,反射阳光照在作物上。

    张允兴奋地解释:"这是'增光器'。阴天时用镜子补光,能让甘薯长得更快!"

    周明德大开眼界:"叶兄,你这书院教的都是什么神仙学问?"

    叶明笑而不答。远处传来学子们的读书声,清朗悦耳,仿佛预示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夏至这天,安阳府衙后院支起了凉棚。叶明和周明德坐在葡萄架下,面前摊着一大堆账册。

    钱师爷噼里啪啦打着算盘,额头上的汗珠啪嗒啪嗒往下掉。

    "算清楚了。"钱师爷抹了把汗,"按新税法,今年夏税收上来反而比往年多三成。"

    周明德瞪大眼睛:"这...这怎么可能?税率明明降了两成啊!"

    叶明笑着解释:"安阳商户多了,耕地增产了,税基扩大,自然收得多。"他指着账本,"更重要的是,新税法取消了杂税,百姓愿意如实申报了。"

    周明德若有所思:"难怪朱家那些人拼命反对...这是断了他们横征暴敛的财路啊!"

    正说着,陈瑜急匆匆跑来:"大人!各村里正都到齐了,就等您宣讲新税制了。"

    衙门大堂里挤得水泄不通。叶明刚讲完新税法的好处,底下就炸开了锅。

    "真能取消'脚钱''秤钱'这些杂税?"

    "按实产计税,那我家新开的五亩坡地..."

    "商户税减半?那我得赶紧把铺子扩一扩!"

    李里正颤巍巍站起来:"大人,老汉多句嘴。这新税法好是好,可那些税吏..."

    叶明会意:"从今年起,各乡设'税事堂',由乡老和书院学子共同主持征税。所有账目张榜公布,人人可查。"

    这一说,百姓们更来劲了。谁不知道安阳书院的学生最是公正?有他们参与,再也不用担心税吏盘剥了。

    散会后,周明德感慨万千:"叶兄,你这套法子,真该刻成匾挂在户部门口!"

    叶明正要答话,其其格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晋阳那边闹起来了,说是反对新税法!"

    周明德脸色一变:"果然来了..."

    晋阳城街头,几百号人举着横幅游行,喊着"祖制不可改与民争利"之类的口号。

    叶明和周明德站在茶楼上看了一会儿,发现不对劲——这些"百姓"衣着光鲜,不少人还穿着绸缎。

    "呵,朱家的狗腿子。"周明德冷笑。

    叶明却注意到人群边缘有些真正的穷苦百姓,正被煽动着喊口号。他眉头一皱:"其其格,去打听打听,那些穷苦人为什么来。"

    不一会儿,其其格回来了:"大人,他们说新税法要加征'户头税',一人一百文..."

    "放屁!"周明德气得拍桌子,"新税法明明取消了人头税!"

    叶明反倒笑了:"走,去会会这位朱三爷。"

    朱府大门紧闭,管家推说主人不在。叶明也不恼,就在门口大声对周明德说:"周大人,既然朱家对新税法有误解,咱们就在街上摆个摊子,一条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