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这日,苏羽在诸葛亮的陪同下,来到成都郊外的农田视察。放眼望去,大片的稻田里,农夫们正辛勤地劳作着,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一位老农看到苏羽一行人,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走上前来躬身行礼:“草民见过主公!”
苏羽快步上前,扶起老农,笑容温和地说道:“老人家不必多礼。如今田里的收成如何?赋税减免之后,家中的生活可有改善?” 老农闻言,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情,激动地说道:“托主公的福,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太多了!赋税减免了,我们这些庄稼人终于能攒下些余粮,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主公真是我们益州百姓的救星啊!”
听着老农的话,苏羽心中倍感欣慰。他转头对诸葛亮说道:“军师,你看,只要我们真心为百姓着想,百姓们自然会拥护我们。如今益州的局势渐趋稳定,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仍需继续努力,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诸葛亮点头应道:“主公所言极是。如今我们虽已在益州站稳脚跟,但周边仍有不少势力对我们虎视眈眈,北方的曹魏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才能在未来的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招揽人才方面,苏羽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派人四处寻访益州的贤才,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贵贱,都予以重用。不久前,他就任命了益州名士张松为别驾从事,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张松为人精明能干,对益州的情况了如指掌,上任后不久便提出了许多有利于益州发展的建议,深得苏羽的赏识。
除此之外,苏羽还在成都设立了学堂,招收当地的学子,聘请有学识的儒士担任老师,传授知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更多的人才,为自己的政权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