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则是在贾诩的招揽下前来投奔的。他虽相貌丑陋,但才华横溢,足智多谋。苏羽并不以貌取人,任命他为参军,让他参与军机要务的商议。
随着人才的不断涌入,苏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而此时,江东的孙权也开始意识到了苏羽的威胁。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六郡,实力不容小觑。此前,他一直坐山观虎斗,看着袁绍、曹操、苏羽三方势力相互厮杀,如今见苏羽已平定中原,势力远超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孙权召集麾下谋士张昭、周瑜等人商议对策。张昭说道:“主公,苏羽如今势力强大,又有诸葛亮、庞统等奇才辅佐,若他挥师南下,江东恐难抵挡。依我之见,我们不如与刘表联合,共同对抗苏羽。”
周瑜则说道:“子布之言差矣。刘表胸无大志,不堪大用,与他联合,无异于与虎谋皮。况且,苏羽与刘表刚刚结盟,我们若此时与刘表联合,只会引起苏羽的警惕。依我之见,我们应先整顿内部,加强军备,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许昌,与苏羽虚与委蛇,拖延时间,待我们做好准备后,再与苏羽一决高下。”
孙权听了两人的建议,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周瑜所言有理,但江东的实力与苏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若真的与苏羽开战,胜负难料。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之际,苏羽已开始着手准备夺取荆州。诸葛亮向苏羽建议道:“主公,刘表年事已高,其子刘琦、刘琮又不争气,荆州内部矛盾重重。我们可趁机挑拨刘琦与刘琮的关系,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再以平定内乱为名,出兵荆州,一举夺取荆州之地。”
苏羽点头道:“军师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诸葛亮领命后,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荆州,分别给刘琦和刘琮送去书信。在给刘琦的书信中,诸葛亮谎称刘表有意将荆州传给刘琮,让刘琦早做准备;在给刘琮的书信中,又谎称刘琦勾结苏羽,想要夺取荆州。
刘琦和刘琮本就因继承权问题而心存芥蒂,收到书信后,更是深信不疑。刘琦率先起兵,攻打刘琮的驻地襄阳;刘琮则不甘示弱,派兵反击。荆州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刘表得知消息后,气急攻心,一病不起。他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心中悔恨不已。他后悔自己当初优柔寡断,没有及时确立继承人,才导致今日的局面。
就在荆州内乱之际,苏羽率领大军,以平定内乱为名,向荆州进发。赵云、关羽、张飞等将领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荆州的大片土地。
刘琦和刘琮见苏羽大军压境,心中惊恐不已。刘琦深知自己不是苏羽的对手,便率领残部投降;刘琮则在张允、蔡瑁等人的劝说下,也选择了投降。
苏羽顺利夺取荆州后,并没有对刘琦、刘琮等人赶尽杀绝,而是将他们安置在许昌,给予他们丰厚的俸禄,让他们安度晚年。对于张允、蔡瑁等荆州旧将,苏羽也量才录用,让他们继续在军中任职。
夺取荆州后,苏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接下来便将目标对准了益州的刘璋。刘璋懦弱无能,益州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诸葛亮建议苏羽派遣使者前往益州,劝说刘璋归降。若刘璋不肯归降,再出兵攻打。
苏羽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益州。刘璋得知苏羽派遣使者前来,心中十分恐惧。他召集麾下谋士商议,谋士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归降,有的则主张抵抗。
就在刘璋犹豫不决之际,益州的名将张任说道:“主公,苏羽虽势力强大,但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只需坚守城池,等待援军,苏羽久攻不下,自会退兵。况且,江东的孙权与苏羽素有嫌隙,我们可派人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
刘璋听了张任的话,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当即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同时下令加强益州各城池的防御,准备抵抗苏羽的进攻。
孙权收到刘璋的求援信后,心中十分纠结。他知道,若刘璋被苏羽消灭,江东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届时苏羽必然会挥师江东。但他也担心,若出兵相助刘璋,会与苏羽彻底撕破脸皮,一旦战败,江东将面临灭顶之灾。
周瑜看出了孙权的心思,说道:“主公,我们不能坐视刘璋被灭。若刘璋灭亡,江东将唇亡齿寒。我们可派遣一支军队,前往益州边境,虚张声势,牵制苏羽的兵力,让苏羽不敢全力攻打益州。同时,我们也可借此机会,观察苏羽的动向,为日后与苏羽交战做准备。”
孙权觉得周瑜的建议可行,便派遣周瑜率领一支军队,前往益州边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羽得知孙权派遣周瑜率军前往益州边境,心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