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官道:主政一方 > 第910章 松海是干实事的地方

第910章 松海是干实事的地方(1/2)

    第二天,牡丹集团突然拿下一块核心区域灯饰工程的补充合同。

    舆论没炸,市委也没人发声。

    郭诗瑶看着那份合同复印件,默了几秒。

    张毅问她:“你猜秋牡丹下一步干嘛?”

    “她在做铺垫。”

    “铺什么垫?”

    “铺一场秀。”郭诗瑶说道。

    张毅想了想,笑了:“那她选错了战场。”

    “为什么?”

    “咱们这边,才是真舞台。”

    郭诗瑶没接话,只把合同收进档案袋。

    她知道,从现在开始,这场权力之间的交锋,不是文斗,而是舆论、制度、政绩三位一体的实打实交锋。

    慢慢的,火药味,出来了。

    周五上午,市政大厅一楼会议室,一如既往直播架子早早搭好。

    张毅亲自盯场,技术组提前到位,后台弹幕系统重新上线。

    这次不一样了,不光有群众代表坐现场,郭诗瑶点名——项目跟踪小组的技术员也得上台坐着听。

    原因也简单,这轮述职直播,讲的不只是“我干了啥”,还要讲“我干得咋样”。

    项目推进节奏、群众反馈、问题节点、整改动作,全得说。

    不敢说的,不配上台。

    第一位述职人是市交通局一个副处长,姓贾,四十出头,平常人挺本分,群众评分也不高不低,属于“可上可下”的那种。

    直播一开,贾副处拿着个文件夹就上台了。

    “我来讲讲咱们交通局这半年在城市主干道施工节点上的几个关键项目推进情况……”

    张毅一听开头,脸就沉了点。

    郭诗瑶坐到后台监控区,直接按了对讲:“暂停。”

    技术员手一抖:“暂停?”

    “切备用画面,人员讲述卡顿为理由。”郭诗瑶说道。

    张毅转头看她:“这也叫卡顿?”

    “他稿子背得太顺了,一听就是排练过的,没实货。”郭诗瑶说道。

    技术员急了:“那要不要停播?”

    郭诗瑶一挥手:“别停,叫下来换人。”

    张毅转头问:“你要换谁?”

    “住建局的那个小姑娘,副科,叫沈芷珊。”郭诗瑶说道。

    技术员吓一跳:“她不是备选嘛?”

    “临时上。”郭诗瑶说道。

    张毅打了个电话过去,五分钟后,后台那小姑娘气喘吁吁上台了,手里连稿子都没拿。

    她站在话筒前,愣了一秒,然后说:“我讲点实际的。”

    “我分管东城三条街巷道路改造,这事原本是六月份开始,但现场勘查发现地下管网和图纸严重不符,我们三天内协调了五家单位,把原本十天才能批的施工变更压缩到四十八小时完成。”

    “后来现场开工时有居民反对,我三次上门,最后协调物业、设计单位重新调了出入口方向。”

    “整个工程提前一周完工,社区给我们送了封感谢信,还有三户居民把家门钥匙交出来,说‘你随时能进来看’。”

    她讲完,后台直接爆了。

    弹幕刷屏。

    “这就是真述职!”

    “我就住那片区,我知道她说的啥!”

    “终于有个不是念稿子的了!”

    郭诗瑶点头,在评分表上写了一行字:实绩感强,语言不华丽但可信度高,建议纳入实录案例。

    张毅低声问她:“这种人才,提不提?”

    郭诗瑶看都不看他:“不提就是制度废了。”

    当天晚上,直播数据出炉。

    全程观看:15.8万人次

    高峰在线:6.9万人

    点赞数最高:沈芷珊

    点踩最多:贾副处(被暂停)

    媒体还没报道,市委大楼里的风就已经传开了。

    “听说这次被直播点名叫下来了?”

    “真的假的?是哪个交通局的?”

    “听说稿子背太熟了,被郭部长直接叫停。”

    “这也太狠了吧?当场换人?”

    “她一直就这样,认死理。”

    “那以后谁还敢上台?”

    “上去讲真的就行了,讲假的才下不来。”

    市政府三号楼,顾锡明办公室。

    他坐在沙发上,盯着手机里的直播回放视频。

    沈芷珊那段讲述,他看了两遍。

    秘书站旁边小声说:“市长,今天组织部直播又火了。”

    “我看见了。”

    “网上说,这才是松海的干部样本。”

    “你怎么看?”

    秘书犹豫一下:“挺有冲击力的,但……也容易形成错觉。”

    “什么错觉?”顾锡明问道。

    “好像干部必须‘会说’,才算‘在干’。”秘书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