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臾骈却推辞不受,他告诉赵盾,这次册立国君,重新分配六卿,赵氏嫡系进入六卿很多人,已经惹得箕郑父,梁益耳,士觳等多人不满。
现在先蔑和士会离晋投秦,为了平衡朝中势力,应该拉上栾氏进入六卿,把先蔑和士会家人送到秦国,以彰显您的仁慈。
这样就可以安抚士氏家族,并且拉拢住栾氏,防止被先都,箕郑父等人拉拢,稳定朝局。
赵盾点头同意,先是派人将先蔑和士会家人送到秦国,以示仁德。
然后赵盾正式开始再次调整六卿职务,将栾盾提拔为六卿,任命为下军将,居先都之上。
先克早就看先都不顺眼,这次先都手下蒯得违反军令导致战败,于是乘机报复先都,出来道。
“启禀国君,赵执政,令狐之战虽然大胜,但是却暴露出三军指挥失调的隐患,从晋文公时期就三令五申,军令如山,违反军令者当斩”
而下军蒯得因贪功冒进,违抗军令擅自出战,致使晋军受损,丢掉驷马战车五辆,理应处斩,以正军法。
先克说罢就命人将蒯得按军法将其正法,先都和诸将赶紧替蒯得求情,众人苦苦哀求下,才赦免了蒯得。
但先克仍旧不依不饶,对赵盾道:“为将者当赏罚分明,蒯得死罪虽免,但是必须惩罚以儆效尤”。
赵盾于是剥夺了蒯得的田地和爵禄,转手将蒯得的土地赏赐给了先克,蒯得于是对先克恨之入骨,为后来的晋国内乱,先克被杀埋下了隐患 。
公元前620年五月,宋成公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目光中满是不甘与忧虑。
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可宋国的未来却如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诸子争位的暗潮早已在宫廷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只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便会掀起惊涛骇浪。
宋成公赶紧临死前将军政大权委托给大司马公孙固,希望他能够辅佐太子子阖。
谁知道宋成公刚一闭眼,他的弟弟公子御安插在皇宫的人就立即禀报给公子御。
公子御立即行动起来。公子御此人野心勃勃,平日里就对国君之位垂涎三尺。
他暗中联络了一批对现状不满的贵族,趁着夜色,率领着私兵,如鬼魅般潜入太子东宫。
此时天色已晚,太子正在寝宫安睡,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公子御的手下如饿狼般冲进房间,太子从睡梦中惊醒,还来不及呼喊,便被利刃刺中,倒在血泊之中。
解决了太子,公子御又将矛头指向了大司马公孙固。公孙固是宋国的元老重臣,为人正直,手握重兵,是他御篡位路上的最大阻碍。
并且公孙固多次劝谏宋成公,提防公子御图谋不轨,只是宋成公觉得公孙固这是嫉恨公子御,并不以为然。
公子御带着人匆匆赶到公孙固府前,此时府门紧闭。公子御怒喝一声,命令手下强攻,士兵们开始猛烈撞门。
公孙固被惊醒,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暗叫不好,急忙起身,披上战甲,手持长枪,准备迎敌。
门被撞开的瞬间,公子御一马当先冲了进去。公孙固看到公子御,怒目而视,大声质问道:“公子御,你要干嘛?私自带兵想要谋反嘛?”。
公子御冷笑着说:“哼哼……公孙固,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识相的就乖乖投降受死,休要坏了我的大事!”
公孙固乃是宋国名将,征战一生,岂能束手就擒,大喝一声,毫不畏惧,挥舞着长枪,便与公子御的人展开殊死搏斗。
他武艺高强,一时间竟无人能近他身。公子御见状,心中焦急万分,心说不好,于是亲自加入战斗。
公子御命令众人将公孙固包围起来,轮番攻打公孙固,公孙固虽勇猛,但毕竟寡不敌众,身上渐渐多处受伤。
最终,公子御瞅准机会,一剑刺中公孙固的胸口。公孙固口吐鲜血,却仍死死盯着公子御,口中大骂道:“公子御,你这乱臣贼子,早晚不得好死!”说罢,气绝身亡。
公子杀了太子和公孙固,然后顺利篡位坐上宋国国君,史称“宋后废公”。
然而,公子御上台后,没有好好安抚宋国卿士,反而开始诛杀和公孙固有联系的所有人,并且他横征暴敛,大肆封赏追随他的人,宋国百姓们因此怨声载道。
公元前620年6月,宋国都城睢阳城的国人最终忍受不了公子御的暴政,于是发起的起义反抗。
愤怒的百姓手持锄头、棍棒,冲向宫廷。公子御惊慌失措,试图组织抵抗,但他的士兵早已人心涣散,纷纷打开城门倒戈。
公子御惊慌失措,连忙乔装打扮试图逃走,却在混乱被人认出当场抓住,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于是当场将其乱棍打死,被国人踩成肉泥。
宋国这场内乱终于落下帷幕,宋国人于是便册立宋成公幼子子杵臼为宋国国君,史称“宋昭公”,宋国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