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714章 五年计划

第714章 五年计划(1/2)

    “你惊才绝艳,有经天纬地之能,列祖列宗将你赐给朕,朕若不能知人善任,将来有何颜面去见他们?”崇祯皇帝又道。

    他的语调不高,大殿里除了王承恩外也没其他人。

    但张世康仍旧没吭气儿,这种话他听太多了,谦虚的话反而显得虚伪,更何况他还没吃饱。

    吃了两块榴莲后,觉着有些腻歪,他掰下一瓣来递给崇祯老哥,奈何崇祯皇帝摆摆手拒绝,甚至脸上还带着嫌弃。

    他不喜欢这玩意儿,臭了吧唧的。

    张世康也不在意,把那块榴莲又放回桌子,继续攻略桌子上的其他美食。

    该说不说,自打朝廷经济状况好了之后,在张世康的一再劝谏下,大明皇帝的饮食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

    六菜两汤,牛肉、豚肉、鱼肉、鸡肉都有,而且味道绝佳。

    对于堂堂大明天子而言,排场自然比不了螨某清,但也绝对够吃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胃口,他仍旧没动筷子,而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这几年,你确实辛苦了。

    如今百废待兴,各项改制也在继续进行,若按常理,朕确实应该遵循承诺。”

    说这话时,崇祯皇帝表情充满失落,王承恩刚把酒倒上,崇祯皇帝便再次端起酒盅一饮而尽。

    “可是无忌呀,你知道吗?

    大明有超过一万万百姓,大明疆域辽阔,单是军队便有一百多万。

    改制、国防、民生,各地的琐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常如乱麻。

    朕十七岁登基时,心高气傲,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

    宋之国士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朕当时也是这般心思。

    可是后来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任何一条国策的施行都困难重重,百官反对,士绅反对。

    即使是所有人都不反对,但施行起来仍旧是虎头蛇尾,到了民间变了味道。

    朕方知,儒家经典,是给人看的。

    也只是给人看的。”

    几杯酒下肚,崇祯皇帝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声调不高,像是在回顾,也像是在倾诉。

    大明朝的天子,称孤道寡不至于,能说体己话的人也不少,诸如王承恩、方正化等人,都是很好的倾听者。

    但他们也只是倾听者,这些家奴很忠诚,可万事却只会遵命行事,与之聊天无甚趣味。

    而张世康却不一样,他不爽了会直接说,甚至敢当着他面生气发火。

    这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大逆不道,但崇祯皇帝早已习惯,并觉得这才是真性情。

    他一度很怀念前两年的那次御驾亲征,那时候朝廷还很困顿。

    张世康说,要拉着他跟前线的将士一块为爱发电。

    他与张世康同吃同住,与将士们谈笑风生,晚上睡不着,他便把这小子叫醒,让他陪着自己聊天。

    聊大明局势,聊国计民生,什么都聊。

    张世康时常胡言乱语,甚至指着头顶的星星,说什么那些星星大部分都跟太阳一样,还说什么他们其实是飘在空中之类的傻话。

    崇祯皇帝读过很多书,也是从那时候起,崇祯皇帝才知道书中所言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是的,至少对于他而言,在十七岁之前,他没有朋友。

    在十七岁之后,就更没有了。

    他本以为,以后他与无忌必然会是亘古未有之君臣佳话,本以为无忌会一直帮他,直到二人皆垂垂老矣。

    可这才几年,这小子便频频打退堂鼓,甚至不惜要挟也要辞去官职。

    每每想起此事,崇祯皇帝便如同心里压着什么东西。

    “朕之德行,比下有余,比上不足。

    朕临朝,处理政务尚可,然却少有战略之远见。

    守成尚不能使百姓安寝,即使拼尽全力,也顶多是维持现状,国家太大了,一件小事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朕之所以不肯同意你辞官,便是为此。

    朕虽庸碌,然万民无咎。

    朕坐在这个位子上,就一定要为万民开盛世,即使会让你觉得辛苦。”

    大殿里异常安静,只余张世康吃东西的吧唧声,以及崇祯皇帝略显低沉的说话声。

    他不想让张世康因为辞官的事心里憋闷,他有他的苦衷,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倘若他为了让张世康活的舒坦,而因此放弃本可以让万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机会,那他便是昏君。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旧会这么做。

    张世康终于吃的差不多了,他擦了擦嘴,端起酒盅与崇祯皇帝碰了一下。

    “陛下何必这么煽情,搞得臣像个渣男。”

    说罢,张世康喝了一口酒,蒸馏酒很烈,喝的他龇牙咧嘴的。

    “臣又不傻,当然知道陛下的难处。

    况且,陛下是不是想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