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713章 我反对这门亲事

第713章 我反对这门亲事(1/2)

    演戏就要演全套,于是乎,礼部的一个侍郎先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临淮侯家的长女,年十五岁,秀外慧中,可为太子妃人选。”

    这人刚说完,鸿胪寺卿立马就站出来反驳道:

    “林大人的举荐,本官不敢苟同,本官听说此女刁蛮,常有欺辱下人之嫌。”

    紧接着又有人站出来附议鸿胪寺卿,按理说,被他人说自己孩子不好,临淮侯应该出来干仗,最起码也要反驳一下。

    但整个举荐过程临淮侯本人都没吭气儿。

    临淮侯不成,紧接着便又有官员举荐,提及定国公徐允桢的第三女。

    这次倒是没人说品格不行了,甚至都是夸赞的,但徐允桢却说三女已经与人定了亲,于是也只能作罢。

    戏演的差不多了,泰宁侯陈延祚与阁臣范景文对视一眼后站了出来。

    “陛下,英国公家的幺女年十六正值芳华,容貌端丽,令姿淑德,可为最佳人选。”

    新乐侯刘文柄立马附议道:

    “回陛下,英国公幺女之品德,臣也早有耳闻,若能与皇家结亲,当为后世之美传。”

    “臣附议!”

    英国公张之极心里叹了一口气,作为崇祯朝的不倒翁,他早就看穿了一切。

    如果说在此之前,是崇祯皇帝在努力招揽他家老三的话,那么现在,在经历老三辞官之后,满朝文武都在努力的将他家老三绑在朝廷这驾马车上。

    张之极也能理解,毕竟历朝历代的天子都是这么做的,为了巩固统治也好,为了江山社稷也罢,除却高官厚禄之外,结下血亲就是最好的笼络方式,可以称之为强绑定。

    毕竟太子日后登基,太子妃便是皇后,其子便是未来的新君,张家无论如何都将跟天子站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幺女的婚事,张之极其实早就有点着急了,毕竟十六七岁的年纪,已经是老姑娘了。

    倘若不是老三一直拦着,他早便将幺女嫁人了。

    太子虽然比幺女小了两岁,但差距毕竟不大,而且有他这个国公老爹和老三在,幺女即便嫁进皇家,也必然不会受委屈。

    倒是忘了,老三貌似还是太子的老师,想来太子殿下定然更不会欺负这丫头。

    张之极考虑再三,正打算同意这门婚事,没想到一直看戏的张世康却率先吼道:

    “我反对这门亲事!”

    开什么玩笑,朱慈烺那小子才多大?

    十四岁,还是虚岁,这么大的小屁孩儿,在后世也就刚上中学吧?

    结婚?他懂什么叫结婚吗?

    还令姿淑德,这刘文柄脸都不要了,幺妹儿的身手,连他都不是对手。

    就朱慈烺那小身板儿,幺妹儿一脚能踹出去五米远。

    这不开玩笑嘛!

    “无忌,你休要胡闹,储君乃国之本,为太子选妃,乃是国之要事,所虑者,天下万民也。”

    崇祯皇帝平静的道,说罢目光往张之极身上一撇,张之极立马呵斥道:

    “无忌,你退下。

    儿女亲事,自古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子殿下与婧奕年纪相仿,又都到了婚配年纪,有何不妥?”

    “可……”

    “你连爹的话都不听了吗?”

    张世康还想说几句,但张之极很快拿出当爹的威风来,张世康也没法子。

    他只能为朱慈烺祈祷了。

    祈祷这货以后别被家暴。

    ‘哼哼,老哥,这可是你选的,谁后悔谁孙子。’张世康不怀好意的看向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不知就里,只是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搞的张世康很是无厘头。

    “朕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既然诸卿家都赞同,那礼部便拟个吉日吧。”

    整个过程异常丝滑,以至于张世康都觉得草率。

    按照他对朝堂议事的理解,像选太子妃这种事,最起码也得商议个十天半个月,然后再进入海选阶段。

    等最后敲定太子妃的人选,就至少还需要半年时间。

    而且最终选出来的也至少是四五个,然后让皇后来选出其中一个为太子妃,剩余两个为侧妃。

    这倒好,朝堂上三言两语的,这就把日后的皇后给定下了?

    这还是他熟悉的那个朝堂吗?

    张世康总觉得,自打刚才他大闹一场之后,朝堂就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李邦华、海中期那几个阁臣,以前还老是跟他对着干,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对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以至于张世康一度怀疑,这些老头儿被崇祯老哥给收买了。

    太子的婚事敲定后,朝堂上的气氛热闹极了,不少朝臣都向张之极表示恭贺,也有恭维崇祯皇帝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张世康只觉得他们吵闹。

    半刻钟后,崇祯皇帝宣布退朝,张世康终于解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