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莫说一个,封三个都乐意。
群臣自然也是不大会反对的,毕竟功劳在那儿摆着。
“皇爷,此乃国之大事,皇爷自有决断,老奴哪儿敢妄言?”王承恩仍旧温言回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很守本分,尤其是朝中的大事,他从未忘记自己只是个内臣,不该多嘴的绝不置喙。
“朕让你说,你便说说,只当是咱们主仆二人的闲聊。”崇祯皇帝半是命令半是鼓励的道。
王承恩深施一礼,这才小声道:
“镇国公若再升爵,便是只有封王了。
老奴倒不认为功劳不够,镇国公爷的功劳指定是够了。
可是皇爷应该清楚,镇国公今年也才刚刚及冠。”
多的王承恩没有说,但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
功劳是够了,可张世康也才二十岁,若二十岁就封王,以后怎么办?
常言道,论功行赏,军中更是讲究有功者赏有过者罚这一套,以后若是再立战功——当然,就目前来看,这几乎是肯定的——可是以后怎么赏赐呢?
“唉,朕当然知道,所以,这才犯难呀!”
张世康的晋升速度,在历朝历代都是超模的存在。
几年的时间,从伯到侯,又从侯到公,关键还都是实打实的战功封上来的。
若是普通人,只为个伯爵,估摸着都要奋斗大半辈子了。
见自己的主子作难,王承恩主动道:
“皇爷不必太过烦忧,老奴觉着,镇国公非常人也,他对于爵位、金钱、权力,似乎都不甚在意。
老奴倒是觉得,皇爷应当想想,公爷想要的是什么。
毕竟投其所好,才是人之常情。”
这句话多少有些点醒崇祯皇帝,但仅仅片刻功夫,崇祯皇帝就立即眉头紧皱,变得十分急躁。
因为他知道无忌这家伙想要什么。
王承恩说完就有点后悔了,他完全是出于常人的思维在想,却忽略了镇国公本来就懒,这不是给皇爷找不痛快吗?
好在是东厂的方正化突然求见,才打消了主仆二人的尴尬。
“方总管,可是有无忌的消息了?他们到哪儿了?”崇祯皇帝立即问道。
“启禀皇爷,确实是公爷的消息,但也不全是。”方正化回道。
崇祯皇帝更急躁了,便道:
“有话就快说。”
“皇爷,番子奏报,永宁府连降暴雨,滦河等数条河流猛涨,遭了洪灾,百姓流离失所。”
“那世康呢?他们有没有被波及?”崇祯皇帝眉头紧皱很是担忧。
上次奏报还说近卫军将要抵达永平府,天灾的可怕不亚于战争,毕竟人力在灾难面前是那样渺小。
“回皇爷,公爷无事,他在带领近卫军救灾。”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