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817章 议事(上)

第817章 议事(上)(1/2)

    九月二十一,节在寒露。

    清晨,一抹稀薄的雾气才刚刚于滇池水上方缓缓升起,以云南巡抚谢存仁为首的文武官员们各自穿着官袍离开了府衙,行走在满目狼藉的街道之上,直奔千疮百孔的北城而去。

    已是深秋,西南独有的湿冷混合着雾气扑面而来,但行色匆匆的众人却面不改色,唯有在途经遍地狼藉的坊市时,望着那随处可见的白幡之后,方才放缓了脚步,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昆明府城能够在土司狼兵的围困下屹立至今,除了仰仗于城中悍不畏死的兵丁们,还与那些前仆后继的青壮们密不可分。

    君子论迹不论心。

    尽管这些青壮大多是在城中富绅豪商许诺的巨额赏格下方才自愿加入了战场,但这些青壮们确确实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深吸了一口气,云南巡抚谢存仁面带严肃的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衫,随即便一脸敬重的朝着坊市上悬挂的白幡拱手作揖,其身后的官员们也是有模有样,丝毫不敢懈怠。

    "谢大人.."

    "多谢巡抚大人救命之恩.."

    "大人,狼兵还会回来吗?!"

    许是谢存仁一行人的装扮实在是过于扎眼,竟有那坊市的百姓们认出了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随后便止住了啜泣,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以最虔诚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敬意和感激。

    或许在土司狼兵围城之前,昆明城中的百姓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城中的"官老爷"产生诸多非议;但是当土司狼兵围城,城中的官老爷们决心与城中百姓同生共死,并亲临城楼"督战"的那一刻,这些非议便是荡然无存。

    闻言,谢存仁等官员脸上的神情更加复杂,只觉心口处被压了一块巨石,令他们有些喘不过气,而稍远处的官兵们则是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四周百姓的感激。

    "诸位乡亲,本官军务在身.."

    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谢存仁宛如做贼心虚一般,快步离开了坊市,朝着城北而去。他何德何能,能够拯救城中的军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昆明府转危为安,皆仰仗于在城楼上悍不畏死的官员,青壮以及长途跋涉赶来支援的京营虎贲们。

    ...

    ...

    等到了城北,原本轰然倒塌的"城门"已是被碎石和巨木临时取代,经过短暂休整的官兵们已是开始手忙脚乱的打扫着战场,令"以身殉国"的袍泽们入土为安,还有些脚步踉跄的百姓,正在啜泣着认领亲属的遗体。

    虽然眼下已是深秋,气候不似酷暑那般炎热,但若是任由这城池内外的污秽腐烂,一场"疫病"也是再所难免,必须要尽快清理。

    踩在早已被鲜血浸透的土壤之上,众人继续往北而行数里后,十数面随风摇曳的日月军旗便是赫然映入眼帘,密密麻麻的官兵们正在井然有序的安营扎寨,营外还堆积着由夷人头颅组成的"京观"。

    若是放在往常时候,莫说眼前这如小山般,死相狰狞的头颅京观,即便是一具横死的尸首,都足以令巡抚谢存仁及其身旁的官员们大惊失色,但经过这些时日的"历练",哪怕是性格最为软弱之人,此刻也没有露出惧色,反倒是扬眉吐气般握紧双拳。

    "本官谢存仁,还请通传一声。"

    不待在营地外梭巡的兵丁主动盘问,一袭绯袍的谢存仁便自报家门,将姿态放得极低。

    虽说自"土木堡之战"过后,大明便一直有文贵武贱的说法,而他又是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身份地位和官位品秩比之营地中的军将们要高上许多,但他本就不是那些默守陈规的迂腐之人,自是不会在这些手握重兵的军将面前拿乔。

    更何况,眼前这些将士们对昆明的军民百姓可是有"再造之恩"。

    "还请大人稍待!"

    不卑不亢的拱手行礼之后,为首的兵丁便转身朝着身后的营地疾步而去。

    ...

    ...

    "巡抚大人,卑职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只片刻,一道粗豪的声音便在谢存仁的耳畔旁炸响,也让众人恍惚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纷纷举目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放眼瞧去,几位武将正朝着自己拱手作揖,其中便有昨夜刚刚见过的京营副总兵马祥麟,而为首的那名魁梧壮汉,估计便是曾官至京营总督,备受天子信任的秦邦屏了。

    至于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三省总理鲁钦及布政使洪承畴此刻也在稍远的地方朝着自己微笑点头。

    "诸位将军客气了!"

    转瞬间,谢存仁便逐一拱手回应,并眼神真挚的躬身道:"诸位将军不辞辛苦,拯救我昆明府数十万军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本官谢存仁代城中众人谢过!"

    言罢,谢存仁便在众将士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中郑重行礼。

    "巡抚大人言重了!"

    见状,半个时辰前才刚刚赶至此地的秦邦屏便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