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界大同观理论是大宋帝国赵宇皇帝陛下结合帝国本土国情,传统儒家思想缔造的理论观点。历经二代理论执旗者,陈棠江,成为东方诸国主流思想,也是帝国核心战斗力之一,或许大同观论不算太好,但是在传统封建的儒家思想以及西方主流思想来说,算是进步思想,因此吸引大批西方贵族少年少女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突破层层阻碍,来到大宋帝国,在世界大同观理论的号召下,参与帝国本土建设和伟大征程。如今,他们马上要返回自己的祖国,用这些年在帝国学习到的思想和理念去参与自己祖国的复兴和建设。
今天是西方集革命斗士的集中最后一次关于理论学习过不了几天,他们将回归各国参与本土建设和思想理念工作。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正在江南地区进行基层考察的帝国第二代钦定理论执旗者陈棠江刚刚就帝国新政后,政治改革和战略改革工作,写成的《大宋帝国政治改革道路路线》,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政治和回国后的本土道路提供灵感。就在这里,再次声明帝国道路是基于帝国国情充分考量后走出的特色道路,盲目照搬,害人害己。
东方地区的传统政治形态已经进入第四个和平时期,内部的政治斗争或者说普通老百姓的上升渠道已经打开,无论是通过科举或者是战乱年代上去虽说概率巨小,但是是有上升空间。
传统的文化中一直有一条隐藏基因,那也就是王侯将相另有种乎。各阶级各得利者在对普通老百姓剥削时会留有余地,也就是让他们有喘气的机会,以免过度都剥削导致的,基层暴动致使整个利益盘崩塌。历朝历代的变法也好,革新也罢,中兴也罢,本质上是因为剥削国度处于快崩溃的边缘进行的紧急维护。
新政前着急面临的局势,其实就是整个盘快要崩塌,随时有可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要开始。早期的江南运动,本质上一方面是出于维稳,毕竟整个利益盘崩掉,对于他来说是完全要完蛋的。
是处理谋反案还好,也是江南民变也好,本质上维稳是第一,第二就是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天子在商业座谈会的一堂讲话,挣小钱,靠勤奋,挣大钱,靠信息差。
东方传统的社会文明中,读书人是很少的,因此官府如果下个什么文件,普通老百姓想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得通过方圆十里的读书人,去了解去告诉他们老百姓,这是朝廷要征税了,还是要打仗了?久而久之,读书人就有了很高的威望,他们就可以通过蛊惑的方式鼓动老百姓,以所谓为民请命的方式逼迫朝廷让步。当然了,事情不是绝对的,也有读书人是真正的为民请命。
江南运动后期要进行大规模的扫盲,本质上就是要瓦解这种信息差。同时,帝国本身的情况肯定无法全面根除。士绅集团毕竟帝国求的是政治变革,不是改朝换代。
军事上有一句俗语叫做有剑,不用和没剑是两码事。江南运动后期普遍是一场大规模的民众运动,吸收普通民众一边稍忙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对各地的土豪劣绅,士大夫,地头蛇进行清算。一方面紧迫,另一方面给士绅两三条路,一是查,除非你经得起查,但说实话,这一点是很够呛的,第二点,土地之类的固定资产留下来,帝国默许带部分浮产和家属去海外避难。第三点就转型写手中的传统资源。帝国工业体系会给你们开特权,让你们第一批进入吃时代红利。这里说一下,第一批民办工厂要求保证工人待遇,包括执行一日三餐,后勤养老等必须负责,否则是不具备开厂资格的。当然,第一批的工业体系是大货的水泥,因此赚头很大。
就是帝国变法的核心存在,人和一个职业,不要给他带上职业滤镜,比如说警察这个职业保护人民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是吧,但是不能说警察当中没有坏人。宋朝大奸臣秦桧的孙子是抗金名臣,后臣破殉国而亡,从这一点上来讲,任何事情要辩证的看。
地主当中有没有好人呢,有这就是人治的残余物,本质上皇帝属于一种阴晴不定传统人治时代,皇帝看你顺眼哦,可能就给你升个官,看你不顺眼,瞅着心里不舒服,就给你贬个官,这就是人治时代的风险。帝国变法核心在于人治专法,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章,虽说不可能完全避免问题,但就传统的人治时代来讲,属于历史性进步。
我不能否定明君,清官,但是本质上他们是人治的产物,当老百姓祈祷自己的地方,官老爷是一个好官的时候,那就说明制度体系已经崩塌了。需要依靠个人因素来解决,这是比任何的贪官污吏更要可怕的事情。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很爱民,也很贪恨,贪官早期激进政策,只要老百姓发现有贪官,可以直接绑进京城,讽刺的是,明朝的贪污问题反而是比较严重的朝代。呃,一方面呢,是明朝的俸禄确实是有些低了,一个类似于宰相级别的清官歹住在破风破雨的茅草屋里,普通官员他是人也要过日子,正常开销都未必够,更别提还要请师爷幕僚,逢年过节可能还要有个东西。第二点就说明,明朝的制度崩塌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