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慢慢从兜里摸出烟和打火机,躺在床上点了一支。辛辣的烟雾吸入肺腑,带来一丝短暂的麻痹感,却驱不散心头的阴霾。他慢慢地回忆着,思绪如同烟雾般缭绕升腾。自从上次临时主持市政府工作失意之后,周鸿基对自己的态度,似乎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被平调到市委副书记,虽然级别未变,但一个务虚,一个务实,副书记还是比不过常务副市长的发展前景,权力核心已然偏移。
但那时,他还存着一丝希望,毕竟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都是市长、书记的有力竞争者。可如今,一脚踏进了政协,周鸿基今日那近乎无视的态度,更是让他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烟雾缭绕中,唐瑞林的思绪越来越清晰。他忽然回过味来——或许,从自己晋升市长失败的那一刻起,周鸿基就已经把自己视作一枚弃子了!不然的话,钟毅刚找自己谈完话,流露出调整的意思,省委组织部的动作怎么会如此之快?常委会的文件当天就出了!这分明是早有预案,只等一个由头!以往干部调整前,自己作为分管人事的副书记,也会象征性地征求一下干部本人意见。可这次呢?自己完全被蒙在鼓里!这哪里是“组织意图”?这分明是“弃之如敝履”!
他又想到于伟正。这个人凭什么能当上市委书记?以前在班子里,于伟正是组织部长,后来调到东宁当副书记,再跳到省委组织部当常务副部长,现在又杀回东原当书记。这晋升速度,快得惊人!唐瑞林心里冷笑,这背后,还不是周鸿基在省里力挺?周家的权力,在东原又找到了新的代理人——于伟正!而自己这个曾经的“秘书长”,已经被彻底踢出了核心圈子。周鸿基需要的是于伟正这样能接替他掌控东原的人,而不是自己这个已经“失败”过一次的旧部。
“周鸿基啊周鸿基……”唐瑞林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被抛弃的愤怒,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还有一丝对过去的追忆。“以前的你,或许真是一心为公。可现在的你……也不得不让人打个问号了。”他想到于伟正,一个长期搞政工的干部,真能当好统揽全局的市委书记吗?他摇摇头,自嘲地笑了:“唉,没有谁比谁干得好,只有谁比谁机遇好,谁比谁运气好,谁比谁会拍啊……”他想到自己兢兢业业,却落得如此下场,而于伟正却能平步青云,心里涌起强烈的不甘和酸楚。
他抖了抖烟灰,心里明镜似的:周鸿基那句“滚”,表面上是骂儿子,实际上更是骂给他唐瑞林听的!是在警告他认清现实,别再妄想!是在告诉他,他已经彻底出局了。是啊,当时代把你抛弃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权力场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回想起今天家宴上那些人:邹镜堂省政协主席,即将退休、岳峰副省长前景广阔、于伟正新任东原市委书记、邓牧为省劳动人事局局长、李学文是正厅级巡视员……,正是应了那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哪一个不是背景深厚?哪一个不是周鸿基这条线上的人?邹镜堂是正部级,岳峰是副省级,于伟正即将主政一方,邓牧为掌管人事,李学文虽退二线但资历深。自己一个即将去市政协“养老”的主席,对延续周家的权力和财富还有什么用?那350万说退就退,周鸿基难道真不知道这钱的来路?那每一分钱上面,不都写着“权力”二字吗?周鸿基此举,无非是壮士断腕,用儿子的“破财”来保全自己,切割与龙腾旧账的联系,同时也彻底撇清与自己的关系。自己,连同那350万,都成了周鸿基用来平息事端、保全自身的筹码。
一支烟抽完,唐瑞林又点上一支。他想到太多: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读人事任免时,自己比于伟正还年轻一岁,于伟正却成了市委书记;自己比张庆合年轻近七岁,张庆合还能继续当市长;还有王瑞凤、郑红旗、臧登峰、侯成功、白鸽这些更年轻的干部……哪个不是春风得意?倘若不是自己站错了队,或者说错了话……错就错在自己生不逢时,遇到了钟毅这个政治斗争的高手?还是错在自己不够狠,不够圆滑,没有像于伟正那样早早抱紧周鸿基的大腿?他反复咀嚼着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那个关键的转折点,却只觉得一片混沌。
不知过了多久,唐瑞林混乱的思绪中,突然又冒出一个念头:自己走了之后,市委副书记的办公室,会迎来谁?他几乎立刻就想到了答案:李学武!一定是李学武!在岳峰没当副省长之前,李家在东原式微,李学武连解决副厅都磕磕绊绊,李学文在省里也退了二线。李学武不就是因为在邹新民的人事档案上写了句“此人不堪重用”,就被压制了半年吗?如今岳峰当了副省长,投桃报李,李学武必然是新任的市委副书记!岳峰需要李学武在东原作为他的触角和代言人,而周鸿基也需要平衡各方势力,李学武的上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想到这里,唐瑞林嘴角竟露出一丝近乎荒诞的笑意。想到最后能够确认,不是自己干得不好,也不是自己站错了队,而是自己关系不够硬!仅仅抱着周鸿基这一条大腿,看来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