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435章 消失的李恪

第435章 消失的李恪(1/2)

    在太子李承乾即将带兵运粮的旨意,下达后不久。

    就有数匹快马,从长安城不同的城门,疾驰而出,直奔朔方方向而去。

    ......

    与此同时,在马周告知李恪,李靖欲征召他加入征讨突厥的大军后。

    已经过去了十来天,迎来了贞观四年。

    当时,李恪既未明确的拒绝征召,也没有立刻应下。

    而是,保持一个若即若离的态度。

    他没有听从定襄道行军总管代国公李靖的命令,率领燕王卫即刻奔赴大军集结地。

    而是煮了三万斤饺子,给定襄道的府兵兄弟,过了一个较为舒爽的新年。

    又见他们感染了冻疮,又运来了一大批防寒毡靴和药材。

    更让定襄道的府兵惊喜的是,燕王李恪还送给了他们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物品——手套。

    原本,他们因为极度的寒冷,手指常常冻得麻木僵硬,握不住兵器。

    甚至有时候连皮肉,都会粘连在枪杆上,就更不要说拉弓了。

    而燕王李恪送来的手套,不仅厚实,就连五指都是分开的,非但没有限制行动,各种武器也能灵活操练。

    当府兵们穿戴起手套的那一刻时,整个军营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不仅被燕王李恪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所有人都知道,在冬天的时候,士兵们的手会被冻伤,却从未有人想过要解决这个问题。

    唯有燕王殿下,不仅想到了,还亲手设计了这样精妙的物件。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是他们跟着历任将领,都未感受到的。

    所以,尽管李恪这段时间,还没有到定襄道行军大营报到。

    但他已经赢得了定襄道府兵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长安及时雨”的称号,也在军中再次不胫而走。

    ......

    “殿下,这好像不是前往云州城的路。”

    在渡过桑干河后,距离云州就只剩下十数里的路程。

    半个时辰后,经过休整过一番的燕王卫,在李恪的命令下,再次踏上征途。

    但此次跟随李恪的马周却发现,队伍并未转向西北方的云州官道。

    而是朝着东北方一片覆盖着厚雪的丘陵地带行进。

    马周勒住马缰,立马从马背上的皮袋子中,找出一卷略有磨旧的羊皮地图。

    目光和手指同时在地图上快速游移。

    很快,马周的手指突然顿在一处名为“黑松林”的小山,眼中全是疑惑。

    他看向跨上马背的李恪,不解的问道。

    “殿下,我们不是到云州找代国公报备吗?那边乃是长城,是一处断头路。”

    听到马周的话,李恪朝着他飒然一笑,抬手摩挲着腰间燧石枪枪柄。

    “云州自然是要去的,只是我现在未立寸功,贸然前去,在猛将如云的定襄道军中,怕是难以站稳脚跟。”

    他突然勒住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在雪地上踏出深深的蹄印。

    “不如,先到突厥草原上转上一圈,看看有没有不长眼的突厥游骑,就算没有遇到,也可以将这一带的地形摸个透彻。”

    李恪的目光透过远处起伏的丘陵,仿佛看到山那边的辽阔草原。

    “代国公用兵如神,必然知晓知己知彼的道理,届时带着详尽的地形图前去,总比两手空空强,至于断头路吗?”

    说到这,马周就看见李恪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

    “年前,丁鼠在云州东北十里处,找到一个名为‘鹰嘴岩’的隘口,那边的长城脚下坍塌了一个洞口,刚好能容一队骑兵通过。”

    李恪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正适合我们......去草原上'游猎'。"

    听完李恪的话,马周便明白李恪走这边,是事先计划好的。

    在他看来,只要不是临时起意便好。

    他最担心的就是李恪脑袋一热,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来。

    "殿下既然早有准备,那臣便放心了。"

    马周收起地图,正色道:"不过突厥虽然在颉利可汗的强制下,耐着性子猫了整个冬天,但就怕总有耐不住性子的部族,我们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可没想到,听完马周的这句话。

    李恪的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笑:"那就正合我意。饿的越急的狼崽子,破绽越多。”

    “只要不是一下子冒出超过三千的草原精骑,我慢慢啃,啃上几天,也能啃死他们。”

    “殿下心里有数就好。”

    见到李恪这般成竹在胸,马周虽不再多言。

    而就在李恪与马周小声商讨之际,燕王卫不愧是李恪安身立命之根本。

    整个队伍穿行在雪丘山林之间,尽管寒风卷着细碎冰碴,拍打在众人脸上,燕王卫们却连眼皮都不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