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7章 孙权踪迹(上)

第7章 孙权踪迹(上)(1/2)

    弁韩最南端,狗邪国。

    海风里裹挟着咸腥与一丝若有若无的血气,狠狠地拍打在城头。

    曹彰身披重甲,立于其上,目光越过脚下翻涌的波涛,投向那片茫茫无际的晦暗大海。

    三韩已灭,数十万的人口与无尽的牛羊牲畜,即将成为他燕国赖以续命的鲜血,可他心中的郁结之气,却并未因此消散分毫……

    这场胜利来得太轻易,这片土地上的抵抗,在他看来与屠宰一群牲口没什么两样,并不能洗刷邺城之下的耻辱,也无法撼动高坐于长安龙椅之上的那位分毫。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副将戴凌押着一个身形瘦小、皮肤黝黑的男人快步走来。

    那人穿着一身磨损得起了毛边的丝绸,眼神却透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圆滑,只是此刻这份精明被浓浓的恐惧所取代……

    “将军,此人是常年往来于辽东与海外诸岛的商旅,据他说……有桩奇闻,与那江东孙氏有关!”

    “孙氏?”

    曹彰缓缓转过身,那双虎目中闪过一丝不屑与厌烦,仿佛听到了一个早已腐烂的名字。

    “孙权不是早就自焚于吴县了么?一具焦尸,还有何奇闻?”

    那商旅被曹彰的气势所慑,双腿一软,当即跪倒在地,声音抖得像风中的落叶。

    “将军容禀!小的……小的不敢欺瞒将军!那孙权……他没死!非但没死,如今还在大海东面的倭国,当上了一国之主!”

    “什么!”

    此言一出,戴凌与费曜皆是面露惊愕,曹彰更是眉头紧拧,眼中杀机一闪而过,冰冷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你再说一遍?”

    商旅吓得魂飞魄散,却也只能将自己道听途说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他那带着浓重辽东口音的讲述,为在场的燕国将领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却又令人匪夷所思的画卷。

    故事,还要从章武六年说起……

    那一年,吴县城破,烈焰焚天。

    当刘瑁与曹操的大军杀奔孙府时,只看到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所有人都以为孙权已葬身于此,连曹操与刘瑁都默许了这个结局。

    然而在那场漫天大火的掩护下,一支不足两千人的残兵,在吕岱、徐盛、潘璋等将领的护卫下,从西门杀出,趁着夜色与混乱,一头扎进了茫茫无际的东海……

    那是一场与天争命的逃亡。

    海上的风暴远比刘瑁的兵锋更加无情。墨色的巨浪如山峦般一次次将渺小的船只抛向半空,又狠狠砸下。

    船只的骨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散架,船舱内,伤兵的呻吟与风浪的咆哮混杂在一起,绝望如同瘟疫般蔓延。

    “都他娘的给老子闭嘴!再有敢言乱军心者,这就是下场!”

    潘璋手持环首刀,一脚踹开一个试图鼓噪哗变的士卒,刀锋带起一串血珠。

    他双目赤红,如同看管羊圈的恶犬,用最直接的血腥维持着最后的秩序。

    船舵处,徐盛双眼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嘶哑着喉咙对着同样疲惫不堪的江东士卒嘶吼着,指挥他们与巨浪搏斗。

    这位年轻的江东虎将,几乎将毕生所学都用在了这场九死一生的航行上……

    船舱内,孙权,这位曾经的江东之主,就那么静静地坐在舱内,一脸惨白。

    从窗边刮来的海风吹乱了他的紫发,他却恍若未觉,那双碧色的眼眸里,只剩下死寂般的平静,吴县的火光,兄长的基业,父亲的荣耀,都在他身后化为了灰烬……

    “主公,我们还剩下最后三日的淡水与口粮了……”

    吕岱的声音沙哑而沉重,他走到孙权身后,将一件干燥的披风搭在他身上。

    孙权没有回头,只是望着那片一望无际的虚无,轻轻地问:“定公,你说……这大海的尽头,到底有什么?”

    吕岱沉默了,他想说些鼓舞士气的话,可是在这片汪洋之上,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只能沉声道:“主公在哪,我等便在哪,大海的尽头,便是我等的归宿……”

    他们不知道归宿在何方,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向前。

    就这样,这幸存的江东军也不知在海上漂流了多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将葬身鱼腹之时,一片黑色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了海天尽头!

    “陆地!是陆地!”

    船上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

    当他们踉踉跄跄地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时,两千人的队伍只剩下了八百人,而且个个面黄肌瘦,形同旱魃……

    这里,是倭国九州南部的狗奴国。

    他们的到来几乎立刻引起了当地人的警惕,数百名手持简陋铁器、身上绘着扭曲图腾的狗奴国武士将他们团团围住,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呼喝。

    残存的江东士卒下意识地结成了军阵,尽管疲惫不堪,但那深入骨髓的军纪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