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 第3章 马超征西

第3章 马超征西(1/3)

    章武七年,五月,长安城,宫城。

    春祭大典的肃穆刚刚散去,未央宫的飞檐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流动的金光,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虽暂告落幕,但新的暗流已悄然滋生……

    御书房内,刘瑁正逐一审阅着几位皇子的课业。

    太子刘祺的策论中规中矩,雍容大气,尽显储君风范让刘瑁甚为满意。

    次子刘砀的课业则是一份关于军屯与商贸的条陈,见解独到,数字详实,字里行间那股精明与锐利,几乎要破纸而出。

    刘瑁能清晰地看到其母马思辰与整个马氏家族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在马家的无形熏陶下,小刘砀虽只有十七岁,但对于商业、兵法都有了相当的研究。

    至于三子刘睢,虽只有十岁年纪,但在其母蔡琰的悉心教导下,已能写得一手飘逸俊秀的好字,只是文章尚显稚嫩,充满了孩童的天真。

    刘瑁放下朱笔,轻轻揉了揉眉心。

    他看着这些或工整、或犀利、或稚嫩的字迹,看到的却不止是儿子们的学问,更是他们身后那一张张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利益大网。

    吴家的外戚,马家的商业脉络,蔡家背后的诸多世家,孙家的江东旧部……

    这些曾经助他夺取天下的力量,如今也如同藤蔓一般,悄然攀附在他的皇子们身上,疯狂地汲取着养分,为各自的将来谋划着。

    “唉……”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静谧的书房中。

    “陛下。”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锦衣卫指挥使刘璝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其后,躬身禀报。

    “幽燕急报。曹丕兵分两路,命其弟曹彰率军南下,征伐三韩,大将张合统兵北上,汇合东部鲜卑,似乎意在劫掠人口马匹,扩充实力。”

    刘瑁缓缓转过身,眼中最后一丝属于父亲的温情与忧虑被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冷静与锐利,他将那份对诸子背后势力的担忧暂时压入心底,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曹丕……倒是只打不死踩不烂的耗子。”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去甘露殿,传元皓、文和以及军机处诸将入殿议事。”

    “喏!”

    半个时辰后,甘露殿。

    殿内文武分列,气氛肃然,刚刚从二次伐魏的狂喜中走出的功臣们,此刻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

    刘瑁将那份来自幽燕的密报随手抛在御案上,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沉声道。

    “燕国的举动诸位都听说了吧,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陛下!”

    性子最急的甘宁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叫嚷:“还等什么!那曹家小子都快被我们打成缩头乌龟了,哪里还敢蹦跶!您就给末将三万兵力,末将保管把他那蓟城搅个天翻地覆!”

    “兴霸稍安勿躁。”

    刘瑁抬手虚按,目光转向其他人。

    “曹丕此举,看似疯狂,实则恰是算准了我们当下的处境。

    我军新得的豫、兖、徐三州,人心未附,民生凋敝,府兵新制虽已推行,但要真正形成战力,尚需时日。此时再起东征,非是上策。”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我们现在,就像一个刚刚吃饱了饭的壮汉,需要时间来消化肚里的食物,而不是立刻就去跟人打架。

    曹丕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向东北扩张,试图在咱们打盹的时候,重新多吃一些……”

    殿内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甘宁也挠了挠头,不再言语。

    “陛下!”

    一直沉默的中书左丞田丰缓缓出列,他须发虽已微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如昔。

    他微微躬身,脸上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

    “陛下所言极是。既然东征时机未到,曹丕又忙于向东北苟延残喘,那臣以为,我大汉的方向也该变一变了……”

    “哦?元皓此言何意?”

    刘瑁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自己等待的话终于来了。

    “回禀陛下!”

    田丰的声音陡然高亢起来,躬身回应。

    “东边暂时动弹不得,可我大汉的西陲却大有可为!如今兖、豫、徐三州虽尚需安抚,雍凉之地却早已鼎定!

    然往来商旅,却依旧稀疏,究其根源,皆因高昌、焉耆、龟兹等西域小国阻塞丝路,苛以重税所致!”

    他环视同僚,高声喝道。

    “昔年,孝武皇帝遣张骞凿空西域,令我大汉天威远播,万邦来朝!光武皇帝重振丝路,定远侯三十六骑平西域,乃我大汉不世之功业!

    如今丝路断绝已久,胡虏窃据其地,商旅不通,万国不朝!臣每每思及于此,便扼腕痛惜!值此时机,臣恳请陛下重开西域,扬我大汉天威于万里之外!”

    “轰!”

    田丰此言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湖面,满堂皆惊!

    重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