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流华录 > 第一百零一章 京观

第一百零一章 京观(3/3)

致、最疯狂的残酷手段,似乎并未听闻。

    孙原闭上双眼,痛苦地仰起头,喉结剧烈地滑动了一下,仿佛要将那翻涌而上的恶心与悲愤强行压下。再开口时,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沉重如山,浸透着来自历史深处的血腥与寒意:

    “京观……又称‘武军’……”他缓缓睁开眼,眼神空洞地望着屋顶,仿佛看到了史书上那些血淋淋的记载,“是古之战胜者,为了炫耀武功,震慑四方,用战败者的尸体……或者……更多是图简便,将其首级砍下,堆积起来,封土夯实,垒成高冢……其形如山,其状如阙……故称‘京观’。《左传》有载,‘楚庄王克敌,收晋尸筑为京观’……此乃春秋陋习,极其残忍……非仁者所为,非王道所取!”

    他顿了顿,积累起一丝力气,声音愈发悲凉:“一则以虐尸为乐,令死者不得安息,魂魄无归,怨气凝结;二则以无数人命堆砌功勋,警示后来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我所见史籍所载,行此筑京观者,多为暴戾之君、酷烈之将……其所筑之观,往往怨气冲天,百年不散,所在之地,草木难生……”

    李怡萱娇躯勐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下意识地紧紧捂住了嘴,胃里翻江倒海,美眸中充满了无法置信的惊骇与恐惧。

    林紫夜捻着金针的手指也僵在了半空,清冷的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一种对生命被如此轻贱践踏的麻木与悲哀。

    而心然,那绝美的容颜上,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笼罩上了一层深深的悲悯与哀伤。她那双秋水般的眼眸中,仿佛倒映出了城外那尸山血海的惨状,充满了对无数逝去生命的痛惜与对人间残酷的无奈。她缓缓转向窗外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一切阻碍,看到了那座正在垒起的恐怖京观,周身那仙子般的光华似乎都黯淡了几分,被一种沉重的、属于人类的悲怆所笼罩。她那超越一切的温柔,此刻化为了对众生皆苦的深沉哀默。

    恐怖、压抑、令人窒息的气氛,如同无形却粘稠的冰潮,瞬间淹没了这间片刻前还萦绕着药香与短暂温馨的静室。窗外,夕阳的余晖早已彻底隐没,浓重的黑暗吞噬了大地,唯有城内零星摇曳的火把,和远方那可能映照着京观施工处的诡异火光,在无边夜色中跳动,仿佛无数冤魂在无声地挣扎哭嚎。

    孙原无力地瘫在榻上,目光涣散,喃喃自语,又像是在质问郭嘉,质问这冰冷的天道:“皇甫义真……皇甫义真!你……你竟行此桀纣之事……你可知……可知此举非但不能令四方宾服,只会种下更深仇恨,遗祸无穷……你自诩汉室忠臣,却行此……此自毁长城之事……天下……天下士人之心,都要被你……寒透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被一阵更加剧烈的、仿佛要将肺腑都咳出的咳嗽声淹没。那痛苦的咳声在这死寂的房间里回荡,一声声,敲打着每一个人冰冷的心扉。

    就在这时,郭嘉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脸上的激愤,声音恢复了几分往日的冷静,但那冷静之下,是更深沉的无奈与剖析:“孙兄,诸位……皇甫将军此举,固然酷烈……然从其本心及军事而论,恐亦有其不得已之考量。”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孙原身上,“黄巾势大,聚众百万,震荡八州。其势虽暂挫,然其根未除。皇甫将军手握国之重器,所求非一城一池之得失,乃是要从根本上……摧垮黄巾复起之胆气,震慑天下不轨之人心。”

    他顿了顿,言语变得愈发清晰冷静,属于谋士的理性逐渐压过了最初的震撼:“杀降,不纳降,筑京观以示威……此虽残暴,然可免去收押数十万降卒之粮草、看管之耗费,更免其日后复叛之风险。以此极端手段,昭告天下:附逆从贼者,绝无生理,唯有……玉石俱焚。此乃……最快、最彻底平定祸乱,最血腥之方式。于朝廷而言,于洛阳那位陛下而言……他们要的,是一个速定的、不敢再叛的河北……而非一个充满隐患、需长期安抚的烂摊子。至于手段……历史,从来只由胜利者书写。”

    郭嘉的话语,冰冷而现实,像一把钝刀,割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底下残酷的政治与军事逻辑。

    孙原闻言,咳嗽渐渐平息,只是眼神中的悲凉与无奈却更加深重。他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只是……那毕竟是数以万计的人命!其中多少是被裹挟的流民?多少是活不下去的饥民?他闭上眼睛,将到嘴边的言语生生咽了下去。

    京观的阴影,如同最沉重的巨石,压在了刚刚经历血火洗礼、渴望一丝安宁的邺城上空。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