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流华录 > 第七十二章 死斗

第七十二章 死斗(3/6)

眼神不再是混乱的疯狂,而是带着类似的、经过血火淬炼的凶狠和精准。这些……绝对不是普通的流民了。他们是黄巾军真正的骨干,是老兵,是精锐……

    一股莫名的愤怒和不甘猛地涌上心头,压过了死亡的恐惧。他发出一声模糊的、被血沫堵塞的嘶吼,用尽这具年轻身体里最后残存的所有力气,猛地向前扑去,张开双臂,如同铁箍般死死抱住了离他最近的两名刚刚爬上垛口的黄巾军,然后用一个踉跄却无比决绝的姿态,拖着他们一起,纵身翻过了冰冷粗糙的垛口!

    “轰——!”

    沉重的身体,连同几十斤的铁甲和怀中敌人的挣扎惊叫,如同陨石般重重砸在下方的尸山之上,发出令人心悸的沉闷巨响。骨骼碎裂的声响清晰可闻。旋即,这点小小的涟漪便被更多汹涌而上的、踩着同伴尸体冲锋的黄巾军彻底淹没、吞噬,消失不见。

    不远处,虎贲校尉张鼎,左手挥舞着一柄从敌人尸体上捡来的、刃口也已崩缺的环首刀,右手紧握着他那杆心爱的马槊(长矛的一种,槊锋长达尺余,带有破甲棱,重而锋利)。劈砍!突刺!他的动作依旧刚猛霸道,每一刀都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每一刺都精准地洞穿敌人的咽喉或眼眶。他浑身浴血,玄甲早已看不出本来颜色,凝固的血痂和新鲜的、粘稠的血浆混合在一起,脸上溅满了红的、白的、黄的污秽之物,唯有那双眼睛,依旧燃烧着冰冷而坚定的火焰。

    他当然知道。

    此刻攻城的黄巾军,已经换了一批,或者说,真正的精锐被投入了这最后的疯狂。

    他们更沉默,更凶狠,更……训练有素。他们的武器精良,攻击配合开始有了章法,懂得寻找甲胄的缝隙,懂得格挡和闪避。尤其是那些身披汉军铁甲、眼神冷漠的老兵,绝对是黄巾军中积年的悍匪或底层军官,战力惊人,极其难缠。

    脚下城墙传来的震动愈发剧烈,那是攻城槌在一次次撞击残破的城门,也是无数敌人攀爬尸山带来的共振。砖石碎屑不断从墙缝中簌簌落下。邺城,这座如同暴风雨中随时会散架的孤舟,每一次撞击都发出痛苦不堪的呻吟,真正到了摇摇欲坠的最后时刻。

    这疯狂的、不计伤亡的、连尸山战术都用了出来的攻势,只说明一件事——张角等不下去了!或者说,黄巾军的最高统帅层,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和理智。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压上最后的底牌,在汉军可能的援军到达之前,彻底碾碎邺城!

    张鼎心中冰冷一片,如同浸透了北地的寒霜,但挥刀刺槊的手臂却稳如磐石,每一次呼吸都沉重而有力。他是统帅,是三军之胆,他不能流露出丝毫动摇。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身后是即将陷落的孤城,他也必须如同这城楼本身,站到最后一块砖石崩碎,流尽最后一滴血!

    *********************************************************************************************************************************************************************************************************

    数百里外,浩荡黄河,风津渡下游约八十里处,一段因河道开阔而水流相对平缓的河面。

    此地景象,与邺城下的血肉炼狱截然不同,却弥漫着另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

    冰冷浑浊的黄河水,奔腾不息,带着刺骨的寒意。数以千计精壮的汉军士卒,大多只穿着简陋的赭色或灰色裋褐(短衣),甚至许多赤着上身,露出古铜色、布满伤疤或冻得发紫的脊背,在齐腰甚至齐胸深的冰冷河水中奋力劳作。

    “嘿——哟!嘿——哟!”低沉而整齐的号子声压过了河水的流淌,每一次发力,都有粗壮的青筋在他们脖颈和手臂上暴起。

    他们喊着号子,将一艘艘早已准备好的木船、竹筏、甚至是用巨木并排捆绑而成的坚实木排,用儿臂粗细的铁链和浸过桐油的粗韧绳索,紧密而牢固地连接起来。

    更多的人则在泥泞的岸边喊着号子,用巨锤将一根根削尖的粗大木桩狠狠砸入河岸淤泥深处,固定住牵引浮桥的主缆绳。还有人在已经铺设好的桥段上,飞快地用厚木板加固桥面,力求能让骑兵和辎重快速通过。

    一座横跨黄河天堑的浮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毅力,一寸寸向对岸延伸!工程浩大而艰巨,充满了危险。湍急的水流不时冲走力道稍弱的士卒,沉重的原木或铁链在配合失误时落下,砸伤水中同伴。

    惨叫声和落水声时而响起,但很快就有替补者咬着牙,红着眼,冲上岗位。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多抢出一刻,百里之外那座正在血火中哀嚎的巨城,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在浮桥起点南岸的一处地势略高的土丘上,肃立着两杆高高飘扬的大汉军旗。一杆玄色底,绣着斗大的“左中郎将皇甫”白色字样;另一杆赤底,绣着“右中郎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