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兴汉 > 第372章 此去经年袁神无

第372章 此去经年袁神无(3/5)

即刻回报。”

    诸将齐声领命,各自散去执行任务。

    臧洪则主动请缨:“主公,我愿率一队精锐,于城中四处巡查,以防敌军有奸细潜入或突袭之举。”

    袁绍点头应允:“有劳臧洪将军了,你办事,我放心。”

    于是,黎阳城内顿时忙碌起来。

    士卒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城中寻找合适的地方休整,他们相互依靠,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民夫们则在军官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将一块块巨石搬运至城墙之上,将一桶桶水、一袋袋粮食运往储备之处。

    工匠们挥舞着工具,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修补着城墙的破损之处,加固着城门与防御设施。

    而臧洪则率领着精锐小队,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眼神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如同一群守护巢穴的猎鹰,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可能的危险。

    ......

    第二日,晨曦微露,黎阳城郊外已是一片喧嚣。

    只见漫山遍野的士卒如潮水般涌出阵营,他们身着鲜亮的战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在城北的广阔平原上迅速列阵。

    队列纵横整齐,如棋盘格般规整,每一名士兵都身姿挺拔,神情肃穆,仿佛是一尊尊等待检阅的雕像。

    阵前,各色旌旗随风飘扬,旗面上的图案在风中猎猎作响。

    袁绍与臧洪等人登上城楼,极目远眺,望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不由得满心疑惑。

    臧洪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奇怪,敌军此举甚是反常。

    看这阵仗,他们今日好像并非是来攻城,倒像是专门来显露军容,耀武扬威一般。”

    袁绍亦是一脸沉思,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敌军阵营,试图从中探寻出一些端倪。“皇甫嵩向来用兵谨慎,此等举动定有深意。他是想以此来震慑我军,还是另有图谋?”

    就在此时,只见敌军阵中缓缓驶出一骑,白马银鞍,骑士身姿矫健,手持一面令旗。

    他在阵前驰骋一周后,勒马停住,高声喊道:“城中袁绍听着,今日我大军在此列阵,并非为攻城之战,乃是奉天子之命,向尔等展示天威。

    天子仁慈,不愿见生灵涂炭,仍希望袁公能迷途知返,归降朝廷。

    若袁公执迷不悟,待大军攻城之日,便是城破之时,到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袁绍闻听此言,心中微微一动,但瞬间又恢复了坚定。

    他冷笑一声,回应道:“哼!皇甫嵩休要在此故弄玄虚。

    我袁绍一心只为天下太平,为士人谋福祉,何错之有?

    天子若真有仁慈之心,当明辨是非,铲除奸佞,而非助纣为虐,来逼迫我等忠臣义士。”

    忽然,许攸纵马缓缓出阵,他身着一袭青衫,在这满是甲胄鲜明的战场上显得颇为突兀。

    只见他来到城墙之下,他微微仰头,脸上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高声喊道:“袁绍,你且听好。

    如今这天下大势,已非你所能抗衡。

    汝南黄巾以及青州、兖州、徐州等地的黄巾贼寇,尽数都被朝廷收编,朝廷大军如虎添翼,兵强马壮。

    你若再不投降,待城破之日,必定死无葬身之地,你又何苦连累这城中无辜百姓与众多将士?”

    臧洪在城楼上听闻此言,顿时怒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大声骂道:“许攸,你这背主求荣之辈,昔日与主公同出一门,如今却为虎作伥,来劝降主公。

    你以为几句恫吓之词,就能让我们屈服?简直是痴心妄想!”

    臧洪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手中紧紧握着兵器,仿佛下一刻就要冲下城来与许攸决一死战。

    许攸却仿若未闻臧洪的怒骂,他嘴角微微上扬,突然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大声说道:“曹操,曹阿瞒,你还等什么呢?此时不向天子表明忠心,更待何时?难道要与袁绍陪葬?”

    曹操万万没想到许攸会突然将矛头指向自己,他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又惊又怒,大骂道:“许攸,你莫要血口喷人!

    我曹操岂是你这等卑鄙小人,你这般挑拨离间,究竟是何居心?”

    曹操的眼神中透着愤怒。

    他深知此刻自己已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无论如何辩解,许攸的这一句话都已在他与袁绍之间种下了猜疑的种子。

    袁绍听闻许攸之言,心中亦是一惊,他下意识地看向曹操,目光中多了一丝审视与疑虑。

    但他很快意识到此刻不能自乱阵脚,于是强压心中的疑虑,转头对曹操说道:“孟德,我自是信你。

    许攸此贼,妄图扰乱我军军心,休要中了他的奸计。”

    袁绍的话语虽看似安抚,然而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却已悄然在心底蔓延。

    曹操心中明白,袁绍的这一安抚之词不过是场面话,他们之间的信任已然出现了裂痕。

    他抱拳向袁绍行礼,说道:“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