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赶忙率领众将跪地听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战乱频仍,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特严令各路大军,不准随意杀死俘虏,当以仁厚之心待之,彰显我朝之德威。
另,各路大军以大将军皇甫嵩为主帅,统筹全局。
严纲、夏侯兰、田楷、张燕......等人,才具不凡,特征召入朝为官,为朕分忧。
崔烈,忠心可嘉,任命为冀州牧,仍为太傅,治理一方,安定民生。
公孙瓒,战功卓着,封为青州牧。
望诸臣工谨遵朕命,同心协力,平定叛乱,保我汉室江山社稷。钦此!”
皇甫嵩领旨谢恩后,站起身来,神色略显复杂。
他深知这一系列人事任命背后,是朝廷对于各方势力的平衡与掌控。
公孙瓒听闻自己被任命为青州牧,心中暗自欣喜,然面上仍保持着恭敬之色。他向皇甫嵩抱拳行礼道:“大将军,既得朝廷诏命,瓒便先领部分骑卒前往青州就任,待处理好州中事务,再来与大将军共商破敌大计。”
皇甫嵩点头道:“公孙将军此去,责任重大,一路小心。”
公孙瓒转身,点齐麾下部分精锐骑卒,马蹄声如雷动,向着青州方向疾驰而去。
而此时,被困于黎阳城中的袁绍站在城墙上,目光冷峻地望着城外逐渐增多的敌军营帐,深知危机愈发严重。
于是,他果断下令,在城墙之内再次动工兴建一道城墙。
城中百姓与士卒们纷纷响应,他们搬运石块、挖掘泥土,喊着号子,齐心协力。
一道道壕沟被挖掘出来,一块块巨石被堆砌而起,新的城墙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型,有效地增加了黎阳城的防备纵深,仿佛在向城外的敌军宣告着他们坚守到底的决心。
......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黎阳城外的围堑被全部填平。
战场的局势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皇甫嵩面色冷峻,如同一尊威严的战神,屹立在战场的指挥台上,手中令旗一挥,雄浑的声音响彻云霄:“攻城!”
刹那间,无数高大的井阑缓缓向前推进,那巨大的身影犹如移动的堡垒,每一架井阑上都站满了训练有素的弓弩手。
他们张弓搭箭,箭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随着将官一声令下,箭如雨下,朝着城中呼啸而去。
一时间,城中的房屋、街道皆被箭雨所覆盖,百姓们惊恐地四处奔逃,士卒们则匆忙寻找掩护,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攻击。
而在地面上,大批的士卒们奋勇向前,他们或是两人一组,或是四人一伙,吃力地扛着云梯,口中喊着响亮的号子,向着城墙边快速奔去。
云梯的前端在奔跑中微微晃动,仿佛是一条欲要吞噬城墙的巨蟒。
与此同时,推车冲车也在士卒们的推动下,伴随着沉重的车轮滚动声,一步步逼近城门。
这些攻城器械,是他们攻破城池的希望,也是他们直面死亡的利刃。
这个时候,袁绍已经把守城的重任交给了臧洪。
臧洪的父亲臧旻,有着多年带兵的经验,臧洪学到了其父的精髓,在军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在城墙上见敌军来势汹汹,却毫无惧色。
只是目光如炬,迅速指挥着城中的士卒进行防御。
“背上盾牌,带上打湿的兽皮!
“快,将热油倒在云梯上,然后放火!”
臧洪的声音坚定而果断。
士卒们闻令而动,一桶桶滚烫的热油被迅速搬运到城墙边的垛口处。
臧洪亲自手持长勺,将热油狠狠地浇向那些即将靠近城墙的云梯。
热油泼洒而下,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伴随着云梯上士卒们的惨叫,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云梯在火焰的吞噬下,很快化为灰烬,上面的士卒们纷纷坠落,有的当场毙命,有的则摔成重伤,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咚咚咚!”
这时,冲车也已经靠近了城门。
臧洪见状,又果断下令:“用磨盘砸毁冲车!”
士卒们迅速找来粗壮的绳子,将巨大的磨盘紧紧拴住。
数名士卒齐心协力,喊着号子,将磨盘高高吊起,然后猛地朝着城下的冲车砸去。
磨盘带着强大的冲击力,呼啸而下,精准地砸在冲车上。
只听一声巨响,冲车被砸得粉碎,木屑四处飞溅,推车的士卒们也被这巨大的冲击力震倒在地,有的甚至被砸伤。
而在城中的第二道城墙上,袁绍也早有准备。
这里摆放着的霹雳车,犹如隐藏在暗处的巨兽,此时也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
随着一声令下,霹雳车开始发动,巨大的投石臂缓缓扬起,然后猛地落下。一块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