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来了! > 第106章 举国“欢腾”与暗流汹涌

第106章 举国“欢腾”与暗流汹涌(2/3)

、雷战等一众新锐帝党武将齐齐跪下,轰然道:“臣等请皇上册立皇长子吴王殿下为我大明储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王殿下英明睿智,仁孝宽和,有皇上当年之资,臣恳请皇上册立吴王殿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李隆大声道。

    接着,杨洪、范广、王天云、雷战等也纷纷出声支持。

    声音如炸雷般在奉天殿内响起,一旁的文臣都懵了,今天这是怎么了,先是那老不死的胡滢,又是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夫,他们跟商量好的一样,难道胡滢和这帮武夫串通好了?

    殿下文臣的表情,朱祁镇尽收眼底。

    这戏本就是他导演的,胡滢只不过是他推出来试探的棋子,而武将们则是助推剂罢了。

    他要的不仅仅是册立太子这么简单,他要的更是想看透这几年朝堂上隐藏的暗流。

    “胡爱卿和诸位将军所奏……”朱祁镇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字字泣血,句句……皆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着想!”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群臣,尤其在王直等面露惊愕的人脸上停留了一瞬:

    “立储之事,关乎国本,朕……思虑已久,吴王,朕之长子,皇后嫡出,天资粹美,仁孝谦和,勤学上进,朕心甚慰!胡爱卿与诸位将军今日披肝沥胆,以死明志,非为私心,实为天下计!朕……岂能再寒了忠臣之心,负了祖宗之托?!”

    朱祁镇的声音陡然拔高:

    “朕意已决!立皇长子朱见沥为大明皇太子,入主东宫!着礼部、钦天监择吉日,行册立大典!”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胡滢用尽全身力气,以头抢地,激动的老脸通红。

    那声音里,充满了“死谏得成”的狂喜和解脱,更充满了对皇帝“从谏如流”的无限感激。

    紧接着,殿内支持立储的官员们如梦初醒,纷纷跪倒,山呼万岁。

    那些原本反对或犹豫的官员,包括首辅王直,看着御座上威严尽显、乾纲独断的皇帝,再看看伏地激动不已、额头带血的胡滢,心中纵有万般念头,此刻也只能化作一句: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一旁的侯宝不知什么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份圣旨,他恭敬的将圣旨送到胡滢面前。

    “坏了,上当了!”几乎所有反对的大臣这才反应过来了,原来他们这些人全都被皇帝给耍了,人家早就想好了,只不过是在演戏试探他们罢了,此刻他们的内心有懊悔,有恨,有气……

    胡滢恭敬的接过圣旨,缓缓打开,运足力气,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绍基垂统,必建立元良……皇长子吴王朱见沥,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孝友宽仁,克娴礼度……兹俯徇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明兴十七年十月初一,授朱见沥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诏书明发天下,礼部瞬间忙成一团。

    钦天监周监正被拎着脖领子要求必须在三天内算出最最吉利的黄道吉日。

    鸿胪寺官员捧着厚厚的礼仪流程册子跑断了腿。

    教坊司开始排练雅乐。

    工部忙着督造太子册宝(金册金印)。

    这段时间里整个紫禁城乃至京城都沉浸在盛大典礼前的亢奋中。

    街头巷尾,通过《大明时报》的铺天盖地的宣传,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位八岁被立为太子、还出京体察过民情的“神童”王爷,言语间充满了期待。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的祥和表象之下,朝堂的暗流却汹涌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乾清宫的暖阁内。

    朱祁镇正在批阅礼部呈上的立储大典流程草案,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和低语。

    “启禀皇爷,锦衣卫指挥使徐恭、东厂督主李冲,殿外求见。”侯宝的声音响起。

    朱祁镇头也没抬,笔下不停:“宣。”

    徐恭和李冲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一个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面容刚毅冷峻,正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徐恭。

    另一个穿着暗红色蟒袍,面沉如水,眼神锐利如鹰隼还带着一丝阴鸷,正是东厂督主李冲。

    二人进来后,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臣徐恭、李冲,叩见陛下。”两人行礼。

    “起来吧。何事让你们同时来见朕?”朱祁镇放下朱笔,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

    徐恭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启禀陛下,近日京城及南直隶、浙江等地官员府邸走动频繁,尤其是一些朝中清流言官、翰林院学士及部分……兵部官员。”

    他刻意在“兵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密报显示,他们私下串联,议论纷纷,多有……非议太子殿下之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