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要紧跟时代!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要紧跟时代!(1/3)

    张四维给王世贞看的文明委工作计划草稿,是根据朱翊钧的指示,着力打造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意识。

    主要从民族英雄入手。

    以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多次劫难,神州陆沉、百姓历经磨难为背景,讲述这些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挽大厦于将倾之际,使得我们民族和文明,浴火重生!

    以此鼓舞激励人心。

    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教材。

    中行说、张宾、石敬瑭、韩德让、刘豫、秦桧、张弘范,这些人痛斥为背祖弃宗、出卖民族和国家的千古罪人。

    正是这些反面教材里的几句话,让王世贞如同大祸临头,大惊失态,求张四维救命。

    张四维不急不慢地扶起王世贞。

    “凤洲公,这是何意?”

    王世贞后背全湿了,张开嘴,惊恐地说不出半个字。

    被张四维搀扶到座位上坐下,许久才流着泪说:“凤磐公,草民知错了,还请活命啊!”

    张四维得意地淡淡一笑,捋着胡须问:“凤洲公,你哪里错了?”

    “草民不该乱议朝政.”

    张四维马上打断他的话,“凤洲公,你说错了。议论朝政,舆论监督,这是朝廷允许的。你的错不在此.

    凤洲公啊,看来你还是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啊。”

    王世贞慌忙答:“凤磐公,草民知道错了。刚才一时糊涂,慌不择言。是草民不该肆意妄想,吊唁追忆暴元!”

    张四维欣慰地说:“凤洲公看来确实明白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坐直身子,目光穆然,神情冷峻,满是肃杀之气,让王世贞和王世懋兄弟为之一凛,忐忑不安。

    “‘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亦。’

    此妄言,乃国朝洪武年浙江处州名士叶子奇所写。

    ‘元贞大德乾元象,宏文开,寰世广唐虞之世庆元贞.元贞大德秀华夷’,这等将暴元与唐虞舜尧并列的妄言,是洪武年间淄川贾仲明所写。

    ‘生乎阀阅之门,奋乎熙洽之辰’

    这是国朝洪武年浙江金华苏伯衡所言。

    ‘元有国,自至元承平之后,人尚弥文而器能多不足于用。’这是国朝洪武年浙江金华人胡翰所言。

    ‘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

    这是嘉靖八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的山东章丘李开先所言。”

    王世贞和王世懋听得心惊胆战。

    这些名士叶子奇、贾仲明、苏伯衡、胡翰都有听说过,李开先更是老前辈。

    两兄弟学问很深,也知道国朝初年的这段公案。

    无非是这些浙西文士,孚望海内,自负文名,不屑与“义军逆贼”起家的太祖为伍。

    而且太祖性格刚毅,招募他们时手段强硬,伤了这些名士们的自尊。于是写这些话,有负气之意。

    至于李开先,写此文时,根本没有经历过前元,只是秉承文人的通病,前古旧故总是好的,今人要看到不足,发愤图强,追上古人。

    大致这个意思,然后随意写下。

    想不到而今闯下大祸。

    张四维看着王世贞、王世懋两兄弟,声音森然。

    “这些文人,把暴元写得这么好,为何暴元未及百年就海内沸腾,各地义军风起云涌。

    胡虏无百年之运。

    我太祖皇帝提剑振臂,会集四方英豪,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怎么,在他们眼里都成了倒行逆施?”

    王世贞腿又软了,双手努力扶住桌子,这才勉力不至于从椅子上滑落到地上。

    “皇上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这些人丑陋的心态。暴元视百姓为牛马,只是让这些世家文人做了牛虻马蝇,帮暴元包收赋税之时,还能趴在百姓们身上吸食血食。

    只要自家得了好处,管什么民族大义,家国情怀,都是个屁。

    这些人的行径,完全是屁股坐歪,谁给好处就认做主人,为谁歌功颂德。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简直就是禽兽行为!

    而今文明委奉圣意,大力弘扬民族英雄,塑造中华民族意识,团结八方百姓,齐心协力,继续创造华夏文明新的辉煌。

    有正面弘扬,当然也有反面批判。这些人,将会列为卖国贼、民族败类,载入史册。”

    说到这里,张四维探过身子,笑眯眯地看着王世贞,一字一顿地说。

    “这些人会遗臭万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世贞惊恐地觉得自己窒息了。

    我就知道,皇上不仅会像太祖皇帝那样爱杀人,一家满门地杀,更是青出蓝而胜于蓝,擅长杀人诛心。

    遗臭万年,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果王家榜上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