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718章 质问

第718章 质问(1/2)

    山道上,一支近万人的军队正在着急赶路。

    看着士兵们一脸疲惫的样子,胡济很怀疑他们到了战场能有太多战力,不过没办法,军令如山,他顾不得其他。

    半月前他开始从武兴关“折返跑”,姜维写信请他去增援阴平桥头,而姜维本人要做什么,具体细节没在信里讲,只说了个大概,似乎要在敌军身后做文章。

    阴平桥头位于羌水和白水的交汇处,乃武都方向南下进军与运粮的必经之路。

    胡济大概猜到,这是要把魏军放进来,关门打狗。

    计策是好计策,可未免太折腾人了。

    要知道桥头谷在地图上看着不远,但实际中间隔着崇山峻岭。

    正常从金牛道通往桥头的路线,在地图上看是个“V”字型,字的底部就是汉寿城。

    等于说,胡济带着大军溜了一圈又回来了!

    期间他曾给姜维多次去信,询问是否还按预定计划?姜维回信:如故。

    于是乎,胡济现在正哼哧哼哧地向白水关而去,目前还有大约一百里路,三、四天就能到,而过了白水关再往西走五十里,就是桥头谷了。

    然而当天下午,他又收到姜维的信,信中叫他不必再去桥头,速速前往白水关与自己汇合。

    胡济再一次被气得吹胡子。

    不过比起被“戏耍”,信中强调的另一件事让他更加不能淡定。

    “阳安关丢了!?”

    胡济捏着信,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长子胡秀闻言也是一惊:“阿父,情报可真?”

    “姜维亲笔所书,岂能有假?”

    虽然这一仗胡济让姜维折腾得够呛,但他没有被气糊涂。

    他知道姜维的忠心,知道对方在尽可能想办法拒贼,所以该赶的路,他一刻也没耽误。

    可尽管如此,胡济还是延期了,不过这不能怪他,换谁来都一样。

    自从武都撤军以来,邓艾军就在姜维身后咬着。

    邓艾这路是魏国的偏师,只有三万多人,不像西路军那般庞然大物。

    故而带着汉军主力的姜维并不怯战,有时还刻意放缓行军速度,试图利用地形优势跟邓艾打一场。

    而姜维真实的目的,其实是要拖慢邓艾行军速度,等胡济前来占住桥头谷后,他便直接转道阴平郡城,之后伺机从山中小道,绕后攻袭邓艾后路。

    当然他可以选择先行占据桥头,然后分兵绕后,但他手中只有这么三万来人,怕不保险,所以还是很需要胡济这股兵马的。

    起初,邓艾没有着急追赶,不紧不慢地跟着蜀军。

    后来他察觉到姜维在拖延时间,必是在等援军,于是马上寻求变化。

    估计邓艾怎么也不会想到,姜维所等的援军跟之前在武都等的援军,竟是同一伙人。

    邓艾很快改变战略,加速行军,利用骑兵优势,追上姜维便打。

    一番交战,汉军死了几百人,姜维不得已只能退回阴平桥头。

    此处虽是隘口,却守不了太久,因为蜀汉的资源有限,这一片区域的预算全都给了东边的白水关。

    姜维在桥头又等了数日,胡济仍未抵达,而就在这时,他终于得知阳安关失守的消息。

    肝胆欲裂之下,他留下数百敢死队留守桥头,率军退守白水关。

    ........

    在跟姜维汇合已是五日后的事了,胡济时至今日都不知道自己跑来跑的意义在何处。

    阳安关失守了,彼此都很沮丧,但胡济还是忍不住质问姜维:“卫将军可否给我一个解释?”

    姜维却没心情再把前因后果讲一遍,只道:“此役过失在我,将军无罪。”

    “这是讨论是这个的时候吗?”胡济长叹一声:

    “唉,罢了!伯约我且问你,汉中那般布置当真不是儿戏吗?”

    “阳安关那地方我去过,那样的险关,一万守军能守敌六、七万甚至更多!可你却只给傅佥三千人。”

    听到此处,姜维也忍不住发火:“蒋贼可恨!”

    “蒋贼固然可恨,但铸成今日之祸的根源,错不在他,而在你!”胡济道。

    “你说什么!”

    姜维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脾气,本来看在心中有愧的份上,想着对胡济客气一些,可这句话却让他不能冷静。

    胡济没被这气势唬住,接着说道:“你的方略看似宏伟,但前提是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可是战争变化莫测,变数太多了!”

    ”汉城、乐城、阳安关、黄金围、兴势围这些本是要让魏军吃尽苦头的坚城要塞,你却只留寥寥数千人驻守,万一魏军不计伤亡地猛攻呢?万一出现.....”

    话到此处,他叹息道:“说到底,你小瞧了人心啊.......”

    “士兵不是棋盘上的棋子,他们有血有肉,会贪生怕死。”

    “试问,守军被困数月,却等不到援军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