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姐夫帮你打天下 > 第1053章 思想碰撞

第1053章 思想碰撞(1/2)

    邓晨刚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卧房休息,房门却\"吱呀\"一声又被推开了。

    孔柳站在门口,脸颊微红,手指绞着衣角,眼神闪烁:\"邓郎,我……我忘了正事。\"

    邓晨挑眉:\"哦?什么正事?\"

    孔柳深吸一口气,抬头直视他:\"我父亲的事。\"

    邓晨一愣:\"孔大人?\"

    \"嗯。\"孔柳点头,\"他想去常山谋个职位。\"

    邓晨沉默了。

    他当然明白孔新的意思——作为孔圣人的后裔,孔新自视甚高,即便王莽倒台,更始帝上位,他也觉得自己该是\"帝王师\"的级别,而不是在邓晨手下做个普通官员。

    但问题是……

    邓晨不喜欢儒家那一套。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深知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被\"独尊\"的原因——那是为了统一思想,稳定社会,以便集中力量对外扩张。可到了西汉末年,儒家已经彻底沦为世家大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孔家自诩\"海内第一世家\",骨子里还是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傲慢。

    孔柳虽然接受他的新思想,甚至帮他编教材、办学堂,但她骨子里还是儒家门徒。

    ——这矛盾,终究是要爆发的。

    邓晨沉吟片刻,决定试探一下:\"孔大人想去常山做什么职位?\"

    孔柳眼睛一亮:\"父亲精通《春秋》《礼记》,可为常山郡学祭酒,或……\"

    \"或什么?\"

    \"或为郡丞,辅佐你治理常山。\"

    邓晨差点笑出声。

    郡丞?

    那可是二把手!孔新一个刚辞官的太官,凭什么觉得自己能直接当郡丞?

    他强忍笑意,委婉道:\"孔大人学问深厚,但常山现在推行新政,恐怕……\"

    \"新政?\"孔柳皱眉,\"什么新政?\"

    \"比如废除世袭特权,推行科举取士。\"

    孔柳脸色变了:\"科举?\"

    \"对,考试选官,不论出身。\"

    \"荒谬!\"孔柳脱口而出,\"礼乐崩坏,必致天下大乱!\"

    邓晨挑眉:\"哦?那依你之见,世家子弟天生就该做官?\"

    \"世家子弟自幼习礼,通晓圣贤之道,自然比寒门更懂治国!\"

    \"那王莽呢?\"邓晨反问,\"他可是儒家典范,结果如何?\"

    孔柳语塞,但很快反驳:\"王莽篡汉,非儒家之过!\"

    \"那儒家为何没能阻止他?\"

    \"这……\"

    邓晨乘胜追击:\"儒家推崇的'礼',本质是什么?是秩序,是等级。可当这套秩序变成少数人垄断权力的工具时,它还能治国吗?\"

    孔柳脸色涨红:\"你这是歪理!\"

    \"歪理?\"邓晨冷笑,\"那你说,为什么西汉会亡?\"

    \"天灾人祸,奸臣当道!\"

    \"错!\"邓晨一拍桌案,\"是因为土地兼并!是因为世家大族垄断官位,欺压百姓!是因为儒家那一套'尊卑有序',让寒门永无出头之日!\"

    孔柳气得发抖:\"你……你这是要否定圣人之道?\"

    \"我不是否定圣人,是否定你们对圣人的曲解!\"邓晨直视她,\"孔子说'有教无类',可你们孔家收学生,收过几个贫民子弟?\"

    孔柳哑口无言。

    书房内烛火摇曳,茶香氤氲。邓晨拿起茶壶为孔柳添茶,水声在沉默中格外清晰。

    邓晨:\"你可知《盐铁论》里最讽刺的是什么?”,说着,邓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几上画了个圈,”是那些贤良文学一边骂桑弘羊'与民争利',一边自家靠着世袭特权兼并土地。\"

    孔柳的指尖无意识摩挲杯沿:\"你这是断章取义。桓宽记载的...\"

    邓晨突然用茶匙轻敲杯沿:\"那我们来算笔账如何?元狩四年,盐铁官营为北伐筹措军费六万万钱。\"(从袖中掏出算筹)\"相当于当时全国田租的三倍。若按儒家'什一税'的理想…”邓晨快速摆弄算筹,”百姓要再多缴三十年赋税才够。\"

    孔柳盯着不断变化的算筹阵列,眉头渐蹙。

    邓晨:\"再说个近的。去年常山郡雪灾,我用官营作坊的盈余买粮赈灾。若按你们'不与民争利'的主张…”他突然推倒算筹,”现在城外该多出几百座新坟了。\"

    孔柳猛地按住乱滚的算筹说:”可商鞅变法后秦二世而亡!\"

    邓晨轻笑道:”错!秦亡于没有将法治精神与民生改善结合。”接着邓晨抽出一卷竹简,”你看《商君书·垦令篇》二十条,哪条不是为增产粮食?儒家总说暴秦,可秦简记载的《田律》连下雨毁苗都要上报减免赋税。\"

    窗外传来更鼓声,孔柳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