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98章 攻心为上

第498章 攻心为上(1/3)

    不得不说,天子刘荣的这一战略预想,无疑是将那句‘料敌从宽’四个字,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高阙再度为匈奴人所夺为前提,以一切都回到高阙之战爆发之前为前提,去考虑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莫说是在如今,战略预案四个字还和‘庙算’,也就是卜卦之事脱不开干系的汉室。

    便是在后世,能在战役初期取得重大胜利之后,仍如此彻底的‘料敌从宽’,也同样是令人咋舌的卓越战略眼光。

    也不难理解。

    高阙之战爆发后,汉匈双方各自最大的收获和损失,无疑均是高阙。

    ——汉家夺取高阙,甚至已经达成了整场战役的战略目标,接下来的诸多安排,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住这一胜利果实。

    匈奴人失去高阙,则是遭受了自河套易主以来,又一次伤筋动骨,绝对无法接受的重大损失。

    战役的后半段,匈奴人可能做出的所有应对,也均是围绕‘夺回高阙’这一命题去展开。

    单从本场战役来开,双方接下来的目标都十分明确。

    汉家:守住高阙!

    匈奴:夺回高阙!

    在此基础上,双方无疑也都会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最终的战略目标,以求更符合现实。

    比如,在大概明白夺回高阙,已经无法通过‘可以勉强承受的伤亡’达成后,匈奴右贤王挛鞮伊稚斜,便不得不将本场战役的战略目标,从略显异想天开的‘夺回高阙’,调整为:在高阙以外的地方,比如云中找回场子。

    照理来说,双方一个想要守住高阙,一个想要夺回高阙——二者截然相反,完全冲突,固然只有其中一方可以达成目标。

    就算要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目标,也该是目标达成难度更大的一方来退让。

    便好比这场高阙之战,相较于汉家守住高阙的难度,显然还是匈奴人重新夺回高阙难度更高、更不容易实现。

    于是匈奴人便退让了。

    那匈奴人都退让了——都已经不再以夺回高阙作为战略目标了,汉家哪怕在其他地方有损失,也仍应该以守住高阙、保住高阙战役最大胜利果实,来作为整场战役的最高战略目标才对。

    但最终,天子刘荣却依旧决定做两手准备。

    如果目标能达成,高阙能守得住,固然最高不过。

    如若达不成,高阙有可能被匈奴人夺回,那汉家就应该趁着高阙还在手里,抓紧时间做点什么。

    高阙在手,对汉家带来的战略优势,依然不必赘述。

    ——往北,进可直插匈奴幕南腹地,一路畅通无阻,再无天险;

    退,也可把匈奴人堵在高阙已被,无法将哪怕一兵、一卒送到高阙以南、大河以南的河套地区。

    而向西,由汉家所掌控的高阙,又能让‘西征’大军不再有后顾之忧、不再需要担心本方自东向西横穿河套时,高阙的匈奴人会自北向南,威胁大军的侧翼。

    再考虑到幕南对匈奴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今汉家,尚未得到显著成果的骑兵部队建设,也不难得出结论:哪怕得到了高阙,汉家三五年内,也很难对幕南地区造成太过显著的打击。

    倒是原本让汉家进退两难,迟疑不定的河西,在高阙到手之后,便成了汉家可以全神贯注‘图谋’的沃土。

    这样一来,刘荣的想法也就简单多了。

    ——无论眼下,由汉家所掌握的高阙,是能从此成为华夏的‘自古以来’,还是一次为期几个月的体验,都一定不能浪费高阙在手,为汉家所带来的战略契机。

    就好比一个赌徒,意外赚了一笔高达几个小目标的庞大财富。

    自此收手显然不可能,越赢越多更是不现实,反倒是把赢来的几个小目标全输回去,再倒贴上所有财富,才属于常态。

    所以,与其去纠结接下来怎么赌,才能保住这几个小目标的收益,还不如以‘早晚会输回去’的前提条件,趁着现在手里有钱,去做点什么。

    比如买个房啊~

    买个车啊~

    亦或是买点股票,存个定期储蓄之类。

    这样一来,即便将来,赢到手的几个小目标又输回去了,手里也还能剩下一套房、一辆车;

    又或是些许有价值,无法快速折现,却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裨益的财富。

    天子刘荣对高阙、河西的战略判断,便也是类似的道理。

    ——高阙守不守得住,会不会出现一件黑天鹅事件,让匈奴人意外夺回高阙?

    说白了,莫说是远在长安的天子刘荣——就连前线的程不识、郅都二人,恐怕也不敢打包票。

    能做的,刘荣都已经做了。

    该放权放权,该给人给人,后勤物资粮草军械,更是主打一个饱和式输送。

    汉天子能做得到,力所能及,且能提高‘守住高阙’概率的所有举动,刘荣都做了个遍。

    接下来,对于高阙,在长安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