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就是闪驰核心的零部件企业,顺带一提,王青桦也挺倒霉的。
发行价52.13元的八方电气,目前股价仅仅维持在70元附近,相较于之前一批上市公司初期的炒作,30%至40%之间的涨幅,最高也不过翻倍的走势,一点新股的气势都没有。
赶上这时候,也算是王青桦的命了,不过在檀锦程看来,八方电气目前80多亿的市值,还是有些高估的,业务太过于单一了,虽然稳定,但是没有想象力。
“是啊,一旦国内的厂商集体意识到这点,那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有些东西真的是不能偷懒啊,而且观念是相当的重要,像是老头儿的想法其实很好的,最初确实也挺吓人的,不过这次事件之后,相信国内的厂商都看清了。
“零部件国产化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属于我们的优势很快就要来了。”
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从下单到交付,通常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一季度以及接下来海外市场的表现,导致汽车销量暴跌。
车企也在这种情况下了大量削减芯片的订单,这是目前全球主流汽车厂商的预测,包括大众,宝马,丰田等等在内都是如此,国内大部分的主流车企也是同样的预测。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电子的爆发,晶圆厂在车规芯片订单被大幅削减的情况下,开始转向消费电子,如PC,手机芯片等等方面。
而这些企业,不包括尉来。
目前车规级芯片当中,国内90%还是依赖于进口的,尉来虽然存货众多,但没有BYD那样的全产业链,无法实现自给,所以尉来还是按照原有的计划向全球车规芯片厂商排订单。
高通,英伟达,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国内公司生产的智能驾驶AI芯片等等高端芯片订单,还有英飞凌,BYD半导体等等功率半导体订单以及一些传统的车规芯片,还有如台积电等等晶圆厂的代工计划。
这些,都是如期排单,虽然目前生产受到了影响,但只要不取消订单,以尉来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位,这些海外的厂商想要赖皮,也得考虑考虑。
在高端芯片方面,尉来不占优势,需要依赖于进口,不过目前尉来在芯片领域除了还没有发挥作用的国民技术之外,倒也不是一无是处。
像是地平线这样的企业,被视作为尉来系,而在智能座舱芯片方面,尉来本身的投入就不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外,李兵的闻界也开始自研芯片起来了。
说起来檀锦程是真佩服这家伙,换电这么烧钱的活儿干了不说,他还自研系统以及自研芯片都搞起来,系统方面也搞出了点名堂来,不过芯片才刚刚开始。
单就这份精神,檀锦程还是非常佩服的,至少有这份精神,而不是纯粹的PPT。
说起来,李兵的好日子也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