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 第161章 收购恒生银行!

第161章 收购恒生银行!(1/3)

    第161章 收购恒生银行!

    “何生,你可是财神,无论走到哪里都欢迎,就是去港府公署,彭司长也要亲自出面迎接你啊!”

    何善衡是恒生银行创始人之一,也是香江股市“恒生指数”编导者。

    他的年纪比麦理浩还大,是香江著名银行家,慈善家,金融家,多次被港府表扬。

    何善衡跟秦宇寒暄一阵,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秦生,真是惭愧啊,我这个所谓的财神还要来找你帮忙,因为佳宁的债务危机,香江有不少中小型银行破产。”

    “目前恒生已经挽救了一批银行,但始终力有不逮,现在想跟中宇财团拆借20亿港币的现金流,用来救市。”

    何善衡张口就是借钱,还是20亿港币,秦宇听到都愣住了,银行家跟自己借钱,这算怎么回事儿?

    “何生,恒生银行会被佳宁债务危机影响到吗,我记得你们并没有跟佳宁集团有太多合作吧?”

    说起来也是巧了,何善衡有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那就是主要跟中小型企业主合作。

    像以前的李嘉成,还有现在的郑裕彤,都是何善衡的主要客户。

    恒生银行的合作对象应该没有佳宁集团这种庞然大物吧,毕竟陈松青那小子割韭菜的时候,动辄可都是十几亿港币的贷款。

    何善衡一脸晦气,“秦生,你别说了,恒生银行跟佳宁集团确实没有合作,但很多中小型银行跟佳宁有合作啊。”

    “自从佳宁集团暴雷后,港府的经济一蹶不振,一些小型银行撑不住率先倒闭,华英谈判后更是引起了倒闭潮。”

    “恒生就是这些中小型银行的合作方,他们的资金链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恒生的资金链。”

    何善衡简直郁闷极了,自己压根就没跟陈松青合作,佳宁暴雷的时候还准备吃瓜呢,结果谁知道吃瓜竟然吃到了自己身上。

    小银行破产,恒生银行跟着受牵连,而且因为经济下行的原因,现在的小银行已经惨遭挤兑,恒生银行唯恐引火烧身啊。

    何善衡说到这里,秦宇一下子就明白了,在80年代中期香江爆发了一场银行危机。

    当时大量的中小型银行都破产了,而恒生银行在银行危机中则是扮演了救火队员地角色。

    为了防止银行倒闭潮波及开来,恒生银行不断给中小型银行注资,帮助他们挺过危机。

    而通过注资这种办法,恒生银行也拿到了小银行的控股权。

    等到危机过去,90年代香江经济繁荣时,初恒生银行再将小银行的控股权重新售出,一进一出,狠狠地赚了一笔。

    现在估计银行危机银行提前爆发了,各路银行家都等着恒生的现金流救命,所以这老爷子找到了自己。

    但秦宇还是挺懵的:

    “何生,恕我直言,如果恒生银行缺钱的话,第一借款对象不应该是汇丰银行吗,毕竟汇丰银行可是恒生的母公司啊。”

    “何生向我借款还需要亲自跑一趟,但如果跟汇丰银行借款,恐怕只需要打一个招呼就行了吧。”

    恒生银行是1933年创立的,它是香江本土注册的银行(汇丰银行是上海注册),也是由华人资本团建立的金融机构。

    在战争年代,恒生曾经帮助老蒋政府换取外汇,恒生从中抽取佣金,收益颇丰。

    到了60年代中期时,恒生已经成长为仅次于汇丰银行的大银行。

    但就在何善衡等人雄心勃勃想一举超越汇丰银行时,香江60年代的银行危机爆发了。

    因为储户挤兑的缘故,恒生只能将自己51%的控股权低价出售给汇丰银行。

    从而换取汇丰银行的支持,以帮助恒生银行渡过难关。

    按理说汇丰银行时恒生银行的母公司,何善衡借钱的话直接跟沈弼招呼一声,汇丰银行的资金随叫随到。

    现在找秦宇借钱,怎么看都透着一股魔幻。

    何善衡叹息一声,苦着脸说道:“秦生,我们也想找母公司汇丰银行贷款啊,但汇丰银行要求恒生再次抵押控股权。”

    “恒生的控股权已经有51%在汇丰手里,要是再出让控股权给对方,那恒生岂非成了英资财团的附庸?”

    1965年,银行危机爆发后,汇丰银行以5100万港币收购恒生51%股权,这是恒生第一次被外资控股。

    当时拿到恒生银行控股权后,汇丰银行总裁桑达士嘴都笑歪了。

    因为恒生银行就是汇丰最大的竞争对手,无论是零售业还是储户端,恒生都有超越汇丰银行的潜质。

    在这场银行危机中,汇丰却无疑成了大赢家。

    汇丰不但以低廉的价钱买入最宝贵的资产,也除去了香港银行业最具威胁的对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银行零售业的垄断优势。

    在收购后,汇丰只派出了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并继续保持原来的华人管理层,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

    但何善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