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了控股权之后,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连着哭了两个晚上。
现在汇丰银行又要恒生银行的控股权,何善衡没有办法,只能来找秦宇求助。
老实说,何善衡还是挺有气节的一个资本家,华资银行的控股权死都不想卖给英资财团。
但这场银行危机确实挺严重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很可能恒生银行也会被债务压垮。
秦宇记得日后汇丰持有恒生银行62.14%的股权,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增持的。
何善衡不想找汇丰银行帮忙,因为恒生的控股权会被英资财团彻底吞噬。
这时候秦宇心中一动,让自己来掌控恒生银行怎么样?
香江有汇丰、渣打、花旗三大外资银行,而本土银行中规模最大的就是恒生。
都说抢银行不如开银行,如果自己掌控了一家银行,那就相当于得了一个聚宝盆啊。
想到这里,秦宇便跟何善衡说道:
“何生,既然香江的小银行遭遇到了银行危机,那为什么不直接收购他们呢,中宇财团愿意给恒生银行注资50亿港币,让恒生收购小银行,扩大现有的规模,甚至说接着银行危机摆脱汇丰银行的控制,你觉得怎么样?”
80年代的银行危机看起来挺要命,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恒生银行可以收购其他小银行充实自己的储户资金和规模。
如果放在以前小银行肯定不愿意卖股份,但现在都已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谁还在乎自己被谁控股,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秦宇心说20亿港币太少了,既然要救济小银行,还不如来个大的,直接拿出50亿港币,将他们全给收购了!
不过何善衡听到这话后稍稍一愣神:
“50亿港币?秦生,你的意思是……”
“何生,中宇财团先控股恒生银行,这50亿港币置换恒生银行49%的控股权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在这场银行危机中,恒生银行必然不能独善其身,还不如跟中宇财团合作。不仅可以抵御危机,还能够力保恒生银行的控股权完整性。”
何善衡不想在出卖控股权给汇丰,因为汇丰是妥妥的一个英资财团。
如果再让汇丰银行进一步控股的话,那恒生银行就彻底变成了英资财团的敛财工具,再也没有了自主权一说。
秦宇给出的价码可是很丰厚的,直接拿出了50亿港币的现金流,让恒生一跃成为了现金流大行!
不过中宇财团要的是控股权,这是何善衡最看重的东西。
“秦生,你确定要控股恒生银行,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出售控股权,而是另一边股份在汇丰银行手里啊,中宇财团就算是持股49%也无济于事,因为汇丰银行才是第一股东,他们拥有绝对控股权。”
目前恒生银行的市值还不超过百亿港币。
秦宇愿意出50%亿港币收购49%股份,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了的。
而且恒生银行的董事局汇丰只占有4个席位,话语权十分有限,只要何善衡答应出售股份,秦宇立马就能接手。
但因为那最重要的51%股份在汇丰手里,何善衡估计秦宇拿到恒生银行恐怕也没什么用处。
秦宇心说你先甭管我有没有用,先把现在49%的股份拿来再说。
“何生,现在咱们就是合作关系,只要你们答应出售恒生49%的股份,我就有把握从汇丰银行手里拿到其余的股份!”
“汇丰是英资财团,他们的主营业务虽然在香江,但根子却是在英吉利本土,我断定不出十年,汇丰银行的大股东一定会将注册地改在伦敦。”
汇丰全名叫做“香江-上海汇丰银行”,最开始是在上海注册的,而且还曾经一度成为大清国的中央银行。
第187节
就是靠着大量的官营业务,汇丰才迅速成长为亚洲第一银行。
可以说,正是依靠华国市场业务,汇丰银行才会成长到如今的规模。
但在1991年,汇丰背后的大股东却在伦敦成立了“汇丰控股”,将会汇丰旗下所有的资产转移到了伦敦。
而恒生银行自然没能逃过这个宿命.. ........
从一个华资财团变成了英资财团的附庸,每年的利润都要上缴给伦敦的汇丰控股。
秦宇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汇丰背后的大股东不可能再从香江攫取利益!
“秦生,真有这样的事情,汇丰要在伦敦重新修改注册地,那以后恒生银行到底是华资还是英资?”
听到秦宇的分析后,何善衡整个人都傻了,直接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要是汇丰大股东真在伦敦修改注册地,那自己算不算是汉奸?
辛苦一辈子创立的恒生银行最后却成为了英资的敛财工具,何善衡实在是绷不住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