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琵琶剑歌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死论死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死论死(2/2)

事不如少一事,各自回房歇息,午后院落恢复了寂静。

    门可罗雀,晚景凄凉,这正是卫少儿的余生。

    大吵小闹,朝哭暮笑,是陈掌夫妇家常便饭。

    随着内功修炼的精进,华歌无论听力视力都已成倍增强,深更半夜时,经常听到卫少儿和陈掌在吵架,而且总是卫少儿强势控局,而这次争论似乎不同,陈掌说话绕来绕去,犹在据理力争说服:“夫人息怒。”

    “息甚么怒,你是成心惹老娘发怒!”

    “岂敢岂敢?

    “岂敢?果真借你吉言哦?当年漠北大战,我儿大获全胜是碰运气吗?”

    “岂是碰运气,此乃天时地利人和也。”

    “我看,是你居心不良也!”

    “哎呀,夫人息怒,我是就事论事。”

    “论你个就死论死!”

    “夫人……当心气坏身子。”

    “哼哼,气死了又何妨?”卫少儿的气,不知打哪一处来:“我儿,我儿盖世英雄,拜将封侯!”她压抑着难以压抑的咆哮:“如今,沦落在这这穷乡僻壤,尽干些破铜烂铁的勾当,蝇头小利,猫三狗四,劳神费力又受气,就连下人也反了,狗眼看人低,反客为主,胆敢欺负到老娘头上了,我儿要是还在,不把他千刀万剐!我,我命好苦啊……”

    华歌不想听,不敢听,心里酸酸的,却又隐隐作痛。

    调整好思路,赶紧想想正事。

    大汉兵威下,匈奴诸部苟延残喘,卫青和霍去病相继病故,匈奴即将消亡之际死灰复燃,又兴兵侵扰汉境,大汉朝廷陷入满朝无良将,大军无精兵的尴尬局面,天子龙颜无色。

    西汉无大将,李陵当先锋。

    李广英雄一世,却出了个不争气的孙子,也不是不争气,是时运不利。

    成败不论英雄,战败就战败,而屈膝投降是军人的耻辱,为世人不齿。

    作为男人,战败投降叛变。

    作为女人,为辱为奸为娼。

    人生的耻辱何在?李陵岂能投降匈奴?难怪老将军公孙敖也不偏袒,直言不讳。令人费解的是,败军之将,可用金钱赎罪,古代这项优惠政策,是人性化,还是商业化?

    胡思乱想之时,卫少儿教训陈掌的语气渐渐占上风。

    本想说服妻子,陈掌却反被说服,无奈叹息。

    卫少儿咄咄逼人:“李家小儿,乳臭未干,胎毛未退,也胆敢拜将领兵出征?”

    “皇上也是好意,想提携李家。”

    “提携得太好了,如今丧师辱国,卖主求荣,叛国叛祖,关中陇西李氏家族子弟平时多威风,颜面扫地了吧?同是姓李,岂不羞愧?”

    “好了好了,姓李不好,岂能与霍家相提并论?”

    “我儿若在,岂容匈奴如此猖狂……妾身乃女流之辈,宁愿去死,也不愿呆在这穷乡僻壤受窝囊气!”卫少儿泣不成声,字字句句像刀子穿刺人的心窝!

    “唉……”陈掌只能以沉默回避妻子,他的胸中不可能没有血性,身为开国元勋后裔,先祖的荣耀,就像皮鞭在抽打着蹉跎岁月,尸位素餐的自己,他何尝不想回到锦绣繁华的长安城?

    遥想起祖先,陈掌愧不敢当: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兴兵,曾祖父陈平追随高祖皇帝争霸天下,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亚将、护军中尉、郎中令、左丞相、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是刘氏王朝的智者谋士,是汉惠帝之师,死后谥献侯。

    离间项羽群臣,剪除谋士范增。

    献计伪游云梦,逮捕兵仙韩信。

    舞韬平城雪夜,智解白登之围。

    哪一步不是举足轻重,一言九鼎,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

    就连袖手旁听的华歌也深表遗憾,如此显贵的身家,何必屈居乡野?纵然厌倦了官场,隐居的方式有好多种: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