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卢卡斯导演的原话——一般来说,分半钟的电影预告片,一定集合了影片里最好的拍摄、最好的视觉效果和最令人兴奋的时刻,但观看冯一平的电影,你会发现,两个小时的影片都是这种华丽的镜头,像排成一排的标签,每一个都让人极度兴奋。”
“看他的电影,只要几秒钟,就能判断出它出自冯一平·罗森伯格之手。毫无疑问,他正在影响当代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的视觉语言!这是来自著名制片人查尔斯·罗文的评价。”
“曾经发行了冯一平第一部影片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的eo汤森·罗斯曼这么评价——冯一平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因为他也是观众中间的一员,他有很好的感觉,知道什么东西能够让人兴奋,懂得什么是大众喜欢的电影。”
后面还有很多关于《独立日》与冯一平的爆料,艾琳却不打算再看下去了,她拨通了好友的电话。
“安娜,晚上,上东区ag影院,不见不散!”
合上杂志,艾琳愣愣的出了会儿神,如果让她评价冯一平的电影的特点,那应该是什么呢?
“除了火爆的爆炸和追车等大场面外,冯一平·罗森伯格式电影最大的标志,应该是令人炫目的快速剪辑吧?”
怀着这样的想法,艾琳·兰黛开始了下午的工作,等下班后第一时间就向约好的影院赶去。
与此同时,放眼整个北美地区,很多人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也有些人将这一选择压到了周末,《独立日》短期内迎来了影片罕见的逆势增长! 每部影片都有一定的保值期,以特效为主要卖点的影片院线保值期相对更短,《独立日》经历过七月份的火爆,到了八月份票房下滑严重,而《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以及华纳和福克斯其他媒体的配合宣传,以冯一平作为焦点重新凝聚影片热度的策略,为《独立日》的票房带来了一次短暂的回潮。
连续两个工作日,《独立日》单日票房都较之昨天有了近百分之十五的反弹,而票房反弹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院线方在周末到来前,将影片的放映院线数增加到了家,这也为周末三天票房的逆势增长奠定了基础。
哪怕这只是短暂的院线数增加,冯一平与华纳和福克斯同样会感到高兴。
同时,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电话又打到了主要的几家院线公司,因为《独立日》占用的正是《肖申克的救赎》再次缩减的院线数。
后者的北美放映规模已经缩减到了家,单日票房只有万美元多一点,北美票房累计正在艰难无比的向着万美元的方向迈进,而且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海外发行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主流电影市场,拒绝在市场相对较热的八月份发行这部影片。
经历了四周多的放映,虽然竞争最激烈的暑期档已然结束,但八月份还有《燃眉追击》等影片陆续登陆北美市场,竞争还是相当激烈,已经被院线方和其他影片排挤到角落的《肖申克的救赎》,随时都有被强制下档的危险。
对于这部已经扑街的电影,冯一平早就扔在了脑后,这个周末三天,他唯一关注的就是《独立日》。
周末三天,家院线,《独立日》报收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亿万美元,即将破三亿!
而伴随影片票房节节攀升的,是无数人的祝贺,还有更加疯狂的影评人的抨击和谩骂。
当然,祝贺什么的,冯一平都会收下,至于影评人?谁去管他们!
冯一平与他们的对喷基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也没有主动去看影评找虐的癖好,自动屏蔽了那些狂吠的声音。
胜利者有属于自己的矜持和骄傲,哪会跟一群疯狗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