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别挤了,一个个来,每个人都有份。本侯在此保证每个人都有得吃的。先让老人和孩子吃吧。”刘玉见此情况急忙说道。刘玉亲手扶起了摔倒的老人,抱起哭泣的小孩轻声安慰,并亲自喂那孩子喝粥。灾民们不知所措地看着刘玉。
“各位乡亲,这位是咱们薄县的刘侯爷,今日刘侯爷特地来赈济大家,请大家排好队,让老人跟孩子先来。”陈宫见到这样的情况也是连忙将刘玉的身份说出来。
众多灾民可能没见过刘玉,但县令陈宫,他们可是认识的,这几天多亏了县令大人,他们才不会饿死,所以听从了陈宫的话,让老人跟小孩先去。
陈宫和典韦等人看到后,也是马上安排人手维持秩序。
刘玉默默地为每个人盛了一碗碗粥,每盛好一碗,都是微笑地递给了百姓。百姓们从没见过这样的贵人,一时间很多人都感动了。如此亲民举动,让陈宫十分惊奇。典韦他们看到自己跟着这么一个仁德的主公,感觉十分自豪。一瞬间刘玉的形象在众人的心中好大了不少。
突然刘玉发现了灾民之中有许多头戴黄带的人在不断地走动。刘玉心里想着不会是黄巾党吧。
“公台,那些头戴黄带的人是什么人。”刘玉想向陈宫确认。
“侯爷,那些信奉太平道的道人,现在正在帮灾民看病治疗,百姓中流传他们的符水有着奇异的功效,喝了可以强身健体,百毒不侵。由于县衙人手不足,且没有足够的医者,他们愿意帮忙,一下子就解决了人手跟医者缺乏的问题,下官也就没有干预。”陈宫解释道。
刘玉想着这帮黄巾党发展实在太迅速了,连洛阳周边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现在这帮黄巾党还没有被人发现其不良用心,连陈宫这样的智谋之士都没有看出来。就算现在刘玉跟别人说黄巾要造反,别人也不会相信的。刘玉觉得回去后要让李贵加强一下这方面的情报。
“还需提高警惕,不要让闲杂人等惹是生非。”刘玉提醒道。
“侯爷放心,下官省的。”陈宫说道。
既然现在黄巾党还在准备阶段,刘玉现在没办法拿他们怎么样,和陈宫等人一起继续赈济灾民。
忙乎了很长的时间,现场的灾民都吃了一碗的米粥。刘玉等人看这个样子都准备离开了。
突然在人群中走出三个老人。
“草民等人代表所有人谢侯爷活命之恩。”三人对着刘玉跪拜道。
“谢侯爷活命之恩。”灾民们也都跪下了。
“快快请起。刘玉年幼,经不起几位老人家的大礼。恶来,你们快把他们扶起来。”刘玉连忙扶起了三人。
“草民等人知道,侯爷用一年的赋税给县令大人救济我们,今日又亲自过来赈济我等。大恩大德,我等无以为报,请受我等一拜。”三老说完,作势欲拜。
“刘玉年幼,受不起啊,快快请起。”刘玉哪里能让这些老人跪拜自己。
旁边的陈宫看着这样的情形也是暗中点头。
“诸位父老乡亲,侯爷到薄县后,直到现在也未曾休息,大家都先散了吧,让侯爷先回去休息下,累坏了身体就不好。”陈宫见刘玉脱不了身,前去解围道。“侯爷,请到治所县衙休息一下,如何?”
众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也作罢,不敢影响了侯爷的休息。
“陈县令所言甚是。大家的心意,本侯是知道了。但本侯略感疲惫,先行告退了。”刘玉原本还在发愁如何处理这事,一时间十分无奈,但陈宫很好地为解决眼前的问题。
刘玉等人向受灾的百姓们告辞了,在百姓们的欢送中离开了这里。
刘玉心里想到:无论哪个时代,百姓永远都是最纯朴的人。
赈济了灾民之后,刘玉等人跟着陈宫回到了治所。陈宫安排好典韦等人去休息后,将刘玉引到了客厅。
刘玉落座之后,陈宫吩咐下人上茶。
“侯爷今日辛苦了。”喝了一口茶后,陈宫说道。
“辛苦倒谈不上,只是看到百姓受苦,本侯内心有点难受。”刘玉说道。
“侯爷仁德。”陈宫说道。
“对了,公台,薄县受灾如此严重,本地乡绅富户可否有伸出援手啊。”刘玉问道。
“回侯爷的话,下官初来乍到。对本地乡绅还不是那么熟络。下官在之前就有向本县的乡绅富户们提过此事。乡绅们也是由于旱情而损失惨重,跟下官表示爱莫能助。”陈宫说道。
一听这话,刘玉就知道这帮乡绅根本就没有出力了,心里不断琢磨着怎么对付这般为富不仁的乡绅。
“既然如此,那公台准备如何处理此次旱情?”刘玉问道。
“下官一开始就请示了侯爷,先行使用侯爷的赋税赈济本地灾民,并将薄县实情上报太守大人,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安排。”陈宫说道。陈宫的办法都是古代官方常规的做法。
“本侯对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