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就说了,对美情报必须合并,你看,白死了人吧。杨锐很是鄙夷。;美国能生产轰炸机的几家公司我们很熟悉,波音公司创立的时候西厂还入了股,里面有不少爱好和平、愿意无偿帮助我们的美国友人。超远程轰炸机,只要盯着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就好,发动机盯着惠普和莱特就行。
另外以我掌握的情报,陆军法案二十二亿中的两亿,就是用于拨款给飞机公司设计新轰炸机的,新轰炸机还在试制,要明年才能看到原型机,竞标后修改,后年才能定型生产。从现在算起,这型飞机真正装备部队最少还需两年,弄不好是三年。
杨锐说的如此详细,几个日本人全都动容,闲院站起身,双手一振道:;战争最多还有三年?
;差不多。杨锐点头,情报局和商情局给他的判断也是三年。;如果有意外事件,两年也说不定,主要是看现在在华盛顿的谈判。他说罢又看向伏见,;贵国的大和何时能建好?
;大和……即使知道大和与中国的天津卫一样仅仅是引诱美国人上当的饵,可每次想到六万五千吨的排水量和九门460mm巨炮,伏见都觉得心头火热,奈何。如此巨舰只是摆设。他有些黯然道:;也在三年之内,如果要加快,明年初便可下水,后年上半年可入预。
;那就加快!杨锐道,而后又说了让伏见无比心痛的话:;这种做样子的摆设不必绣花一样造的精益求精,我们还是尽早执行下一步计划为宜。
虽然明白战列舰已经无用,但日本人本着造了就要造好为念,规规矩矩的设计建造,如此下来速度慢、造价高,而海军设计局和南京造船厂在海军办公室的授意下,能省能省、能快则快,天津卫战列舰今年便可下水,明年九月便可入预,至于何时形成战斗力,这个没人关心。
;下一步计划……伏见想到该死的诱骗计划后半截,道:;真的要这样吗?
;必须的。杨锐道。;我们要让美国人乱了阵脚,说的不好听,就是要恐吓美国民众,看看他们知道我们是用钛合金做战舰装甲会是什么反应。还有460mm的炮弹,不单要对民众展示还要当众进行实弹射击——就按计划上说的,架块装甲,再用主炮将其击穿。哪怕废掉根炮管,也要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的装甲防护不够厚。这种事中国不好做,你们出面为好。
;泥轰一定做到。虽然不会真废掉一根炮管,可伏见依然肉痛。
;阁下,那陆军呢?海军最强的武器对民众展示,闲院想到无所作为的陆军,心里难受。;近卫师团装备的贵军喵式重型战车可以对民众展示吗?
;喵式?杨锐想到这款基本也是摆设的主战战车,道:;这个要考虑,届时再看吧。如果真的登陆巴拿马运河的话,喵式还是要保密的。你们登陆巴拿马运河的计划做出来了吗?他再问伏见,中美洲的海况、海情情报还是日本人收集的多。
;这……,要看米国轰炸机的轰炸效果和开战时间。问题再次绕回到原点,伏见宫示意让岛田来回答这个问题。
;阁下,米国第三次海军法案虽然批准建造四艘新式空母,但据情报因为要建造战列舰,四艘航母真正只开建了两艘,另外两艘要等船坞里的战列舰下水后才能建造。单纯海上决战,米军有十四艘空母,我方武藏和黄埔这两艘六万吨巨型空母如能服役,兵棋推演胜利的概率是九成,如不能赶上,考虑到米国有一千一百余架舰载机,而我方只有八百余架,虽然我方有不少优势,但胜利的希望只有六成……岛田繁太郎道,他的估计还能谨慎。
;推演的结果是我方损伤四艘空母、米方是六艘。得益于补给优势,我方能很快速恢复战力,半个月即可恢复八艘空母、七百余架飞机的战力,而米方受伤舰只必须返回夏威夷或者本土修复,能作战的空母只剩八艘、舰载机不过七余架,需再一次对决后才能彻底获胜。
之后便是双方的造舰竞赛了,按照计划,如果准备就绪且沪上以北不被轰炸,我方十个大型船台一年可建造三十艘载机量为九十架的战时标准空母,但第一年绝对无法完成这个数量,最好的结果是十八艘,甚至可能是十五艘,次年二十到二十四艘,第三年三十艘。
而米国新型空母预计在第一年的平均建造时间是二十个月,第二年十八个月,第三年十四个月。建造数量根据现有十一个大型船坞、二十三个中型船坞计算,第一年只有第三次海军法案剩余的两艘新式空母服役;第二年如果决策得当,可能会有十五至二十艘由巡洋舰改装的轻型空母服役;第三年如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