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清末英雄 > 第四十章 架势

第四十章 架势(2/4)

不但不决战,还应该阻止决战。杨锐道。;你能提出这一点是很不错的,这已经达到普通人难以企及高度,即从历史和文明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和民族战争。但你把方向弄错了,决战是在加速人类文明的毁灭。

    杨锐看过最终决战论,石原也看过文明轮回论,是以对话虽然隐晦,双方却都清楚对方每一个字的意思。待杨锐说完,石原莞尔追问道:;阁下认为不决战文明之毁灭就可以避免吗?

    ;不能,只能减缓。杨锐摇头。;借用布尔什维克的说法,世界确实是唯物的,但历史——只有存在人类才有历史,没有人类只有荒芜——却不是唯物的,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处处在改变着历史。可我也说过,文明犹如高山之泉,它顺着山涧、河道流入大海,最终蒸发消亡。这是高山之泉的宿命,人只能改变其航道,却无法制止其消亡。

    比如欧洲,如果德国不在下一次战争中将其统一,那么战后一心祈求和平的各国民众也会想着和平统一,总之,欧洲都将走向统一,这是宿命使然,唯一不同的是由谁统一、如何统一。可太平洋不同,这里的文明年轻的很,野蛮之地多的很,决战只会加速毁灭进程。

    对话似乎变成了哲学讨论,伏见和岛田正听着时,忽然醒来的闲院咳嗽了一声,道:;阁下,独国总理戈林向我国大使密议,希望与我们结盟,太平洋如果发生开战,独国可以出兵打击米国东海岸,米国之造船业全集终于东北部……

    ;不必了!杨锐打断。;德国人的最终目的是统一欧洲,夺取生存空间,同盟作战只是幌子。纳粹的秉性和沪上爱斤斤计较市民毫无二致,而且他们还有后者所没有的下贱。

    ;可米国在菲律宾的长程轰炸机将轰炸我们的工业,我们却对米国的工业毫无办法。说话的是岛田繁太郎。自去年杨锐提出快速造船起,军令部终于在兵棋推演中全歼了米国舰队,并在之后的战争中压着米国舰队三年,但从第六年开始,米国的工业潜能使其武装起不逊于中日规模的舰队,战争又重新压回到马里亚纳一线。因此,破坏米国工业逼迫其求和就成了军令部和参谋本部的日常讨论。

    他们讨论出来的办法有三,其一是直接陆军登陆美国,但即使不考虑国力,登陆陆军也会阻于美国东西走向的落基山脉地区,所以一提出就被否;

    其二是跳过夏威夷直接登陆占领巴拿马运河,借助运河并以南美各国的物资为依托,由海军彻底封锁美国大陆。但美国终究是块大陆,更是一个健全的工业国,其飞机产量预估是中日的三倍,在岸基飞机的威胁下,海军最多只能封锁美国与欧洲、非洲、南美洲的正常贸易。

    就战略物资而言,美国主要缺少的是橡胶、镍、锡、锑、锰、钨、铬、钴、钒、云母、工业钻石、马尼亚麻,另外铝矾土有很大一大部分也需进口,除加拿大的镍战时肯定会供应美国外,禁运下美国人是不是能找到替代物资、增加国内矿产产量或者开发新矿产,谁也不知道。

    另外还有一个严重问题便是:橡胶、锡、锰、铬、钨、钴、钒,这些都是英属殖民地的物产。当年欧战英国在北海强行将运入中立国荷兰、挪威、丹麦等国的物资强买便让英美关系紧张,中日舰队若强买英国运入加拿大的商品肯定会与英国交恶。与英国的本性判断,仅仅禁运军事物资他也许能勉强答应,毕竟此时皇家海军的航母数量不足,但要中断英国与加拿大的贸易,他是绝不会同意的。

    第三则是老办法,通过数次海上决战大量杀伤美**人、开展政治宣传攻势,迫使美国投降。

    平心而论,这三策只有后两者有效,杨锐最最在意的就是禁止输入刚果的铀,虽然美国和加拿大也有铀矿,但那并不是富矿。

    ——岛田繁太郎问话之际,杨锐心中略过日本人提出的三策,他还是不想告之中国已有用砗磲石‘制造’混元弹,每次想到砗磲石杨锐心里就笑,王季同想出来的东西还真是有迷惑性。

    ;岛田将军不必担忧,美国人的轰炸机炸不到日本,也炸不到天津、葫芦岛、大连这些造船厂,甚至南京都够不着。

    ;阁下,可我国有确切的消息表明米国正在研制航程达三千多公里的轰炸机。岛田繁太郎着急道。;并且这种飞机已经在圣迭戈试飞……

    ;那是联合飞机公司的B-24。杨锐费尽心思研究过美国的远程轰炸机,B-17、B-24,还有B-29、B36,前两者轰炸半径也就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左右,后者才是致命的,但后者出现的时间很晚,;你们把消息弄错了,真正对我们有威胁的轰炸机只能是波音公司产的。所谓的三千公里的轰炸机,只是B17-招标前的陆航的要求。现在美国人把这些东西漏出来,目的就是要让我们铤而走险挑起战争。

    听闻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