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很厚,密级也是最高的,这么短时间就能整理出这么多东西,杨锐有些埋怨的看了他一眼。他死死的按住简报,只问道:;到底有多坏?
;由清华学校派出去的留美学生当中,绝大部分都隶属一个类似于兄弟会的组织。张实低头,;而且…,而且……,自容闳先生开始,这个组织就存在……杨锐面色越来越沉,几乎要当场捶桌子,张实不得不硬着头皮将这些情报说完,;当初满清中止留学生计划,要撤回留**童,全因为此。
‘吱…’的一声,杨锐猛的站起来只把桌子撞的一偏,桌腿和地板的摩擦极为刺耳。他此时觉得全身燥热,大声道:;难道说,这个组织从容闳组织留**童开始便存在,一直延续到今天?难道说,留美学生从詹天佑开始全是美国特务?!
杨锐的质问有些难以回答,张实沉默后道:;先生,这些人确切的说不是特务,他们也没有向美国传递什么情报,但他们的心是想着美国的,同时也希望我国将来变得和美国一样。太炎先生所说的留美学生彼此关系密切,还在于这些人善于团结起来争权夺利。现在的情况是,留美学生愿意用留美学生,他们之间甚至于工作汇报也乐于用英文……
;这些人会造反吗?杨锐问道。张实说了不少,他的担忧在于这些人不属于、也无法属于复兴会系统,他们自成一派,无法控制;而杨锐参照历史却明白这些人的力量,特别是国民党执政的时候,政坛基本是留美生的天下,据闻宋子文之流只看英文报告,中文报告不屑一顾,整整就是个香蕉人。民国蔡元培治下所谓包容并蓄的北大、所谓新文化旧文化之争,其根本就是胡适等留美学生和留日学生的争斗……
杨锐忽然想到了北大、想到了学部,张实却在回答杨锐的问题,;先生,造反是不可能,这些人人数应该很少,不会超过一千人。他们更好的办法还是占据机要部门以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而后借民意反对政府,最终实行民主自由。
;民意?哪里有他们的民意?杨锐问道,但他这一问到把事情和刚才的思考连在一起了,他道:;根本就不是民意,而是学意,这些斯斯文文、口倡民主共和又爱惜性命的上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一批接一批的学生出来送死!
对外探寻情报才是张实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更多针对军事、科技等方面,监控本国留学生的工作素来是国安局的事情。他们的工作也不能说失职,最少从中国教育会出去的学生是安全的,危险的是直属于教会学校和清华学校的那些留学生。不过中美巴黎条约,为获得美国在治外法权、内河航行权的让步,这些学校依旧存在,只是纳入了学部系统。
;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张实问道。在他看来,这种潜在的威胁应该尽早清除。
;还能怎么办?杨锐忽然笑起,;只要没有证据,我们能做的最多是将这些人调离机要岗位,严防这些人接触核心机密。可别忘记了,这些人、像断了腿的胡适几个,可是名流,一旦抓捕又拿不出理由,反而授人以柄;詹天佑之类就更不用说了,西域铁路能按时修通确确实实是他的功劳,像他这一类有功而无过之人,我还能清洗?
他到此又自言自语,;其他都算了,最最关键的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能被这些人渗透!他说罢拿起电话对着秘书处道:;请华封先生过来!
重点实验室全归工部管辖,这些留美学生危害有多大也就看他们对若干重点实验室的渗透程度。这事情也就只有徐华封说得清楚,所以杨锐要他来。趁着徐华封未来之际,张实开始汇报另外一件事情。;先生,意大利的国家法西斯党前日向罗马进军,今日早些时候,其党魁墨索里尼被国王伊曼纽尔三世任命为意大利总理……
;哦。好消息!杨锐难得笑了起来,虽然没有希特勒,可历史依旧按照节奏开动,墨索里尼就是纳粹的先兆。;德国那边的情况如何?你上次提到的那个…斯特拉瑟,他现在在干什么?还有他的副官希莱姆……
;斯特拉瑟现在已成为德意志工人党的领袖[ 注127],他们因为墨索里尼的胜利倍受鼓舞,希莱姆还是他的助手,现在正负责工人党的宣传工作。张实说道,他好奇的问:;先生,这些人也能篡夺德国政府的权力吗?
海因里希.希莱姆是一个引子,由希莱姆牵出这个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