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鳏寡孤独残”,“三缺”则指的是钱、命和权。这些傻子都活不长,也不会有人愿意嫁给他们,他们的一生,是落寞又孤独的一生。
不过,随着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公共医疗设施飞速发展。如今“守村人”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低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绝迹。而一些新出生的孩子,再也不会知道守村人为何物了。
当然,还有一种“守村人”是因为自己好吃懒做,其本身精神没有任何问题,四肢也是健全,但因为好逸恶劳,不想找一份正经工作,从而成天在村里游荡到处混饭吃。这种人与其交做“守村人”还不如叫做村痞地霸。
某种意义上说,守村人和村民相当于一种共生关系。村民将“守村人”当做消灾的神仙,而守村人依靠村民填饱肚子,里面包含了我国传统劳动人民一种朴素的人文关怀。正如《礼记大道之行也》里描述的那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的大同思想,从守村人身上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萦绕着这个话题,大家各自发表意见,直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