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 二百九十一章群内李世民要教文官写历史

二百九十一章群内李世民要教文官写历史(1/2)

    第292章 二百九十一章群内李世民要教文官写历史

    太皇太后张氏—

    “所以说,治理国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维持国家活力吧。”

    张氏皱眉道。

    她突然发现了这一点。

    ……

    张氏此话一出,把群里潜水的大佬们纷纷炸了出来。

    可怕,此话怎么讲?

    苏曦有点傻眼,这位大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有点东西啊。

    “大佬,您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

    华夏之祖—

    “说说,我也很好奇,你这个结论,有点东西啊。”

    始皇觉得很有趣。

    …

    太皇太后张氏—

    “世家也好,党派也好,他们一开始对于国家都是有益处的东西。”

    “可从他们的厮杀残忍程度来看,他们都是在自身利益饱和,国家利益饱和之后才开始的。”

    “比如说东汉末年的世家政治。”

    “世家们厮杀的原因完全是为了对国家的掌控力度。”

    “杨氏和袁氏,他们当初都杀到了今天你杀我一人,明天我弹劾死你一人的程度了。”

    “而归根结底的原因,不还是利益不够分吗?”

    “如果当时突然有一个州的官位体系出现,您觉得他们还会厮杀的那么惨烈吗?”

    “他们还会都用死谏吗?”

    大家都沉默起来,确实,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

    老天爷的亲儿子—

    “完全不会。”

    “如果在当时突然有一个州的官位体系出现,大家一定会迅速瓜分,然后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

    “毕竟世家的人也都是有限的,一个州的官员体系连带着周边的官员变化,那就是最少两百人的官位安排。”

    “大大小小的官位,就是世家按照实力平分都够了。”

    光武开口道。

    ……

    太皇太后张氏—

    “我觉得利益就是足够的活力。”

    “因为有利息,大家就有上进的心,就有上升的动力和活力。”

    “而只要有活力,他们就有心情去好好治理一下国家,甚至于只要他们不捣乱,国家自己都能平稳发展。”

    国家平稳发展这个看看土豆和玉米在华夏的传播时间和怎么传播的就知道了。

    明朝亡的一点都不冤枉。

    …

    始皇越听眼睛越亮,有道理,特别有道理。

    华夏之祖—

    “秦打下六国的道理一样。”

    “秦国定下吞六国的战略,并且展示出为之付出一切的决心后,大家就开始努力起来。”

    “从上到下都激动奋斗起来。”

    “因为我们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需要有人治理,这些治理的人员,不会是原有的六国人,只能从秦国选拔。”

    “大家看到了裸的动力。”

    始皇眼神最后亮的让人睁不开眼。

    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

    大家一下就都理解张氏的想法。

    没错没错没错,就是这样。

    斩白蛇—

    “就像打天下一样,对开国功臣,我们都会毫不吝啬的赏赐,这就是原因。”

    “人家跟着我们打天下的理由就是为了荣华富贵,而这荣华富贵就是他们的动力,也能激发出他们的活力。”

    刘邦觉得激动不已,这真是一个好想法。

    ………

    我不会改历史—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国家一直保持活力,其实就是在延长寿命。”

    “再从理论上来说,活力一直足够,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下去。”

    李世民摸着下巴,他怎么觉得这么扯呢。

    而且一直对外扩张,确定能行?

    这个办法能行吗?

    而且保持活力用对外扩张,是不是就会走上历史上唐朝的道路,因为战略原因死掉。

    老惨了。

    ………

    “其实保持活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死敌。”

    “比如说黄帝和蚩尤,秦朝和六国,汉朝和匈奴。”

    “双方都拿着有你无我的心态战斗,都奔着肯定得倒下一个的心态,活力绝对是足足的。”

    苏曦突然开口道。

    保持活力嘛这个还是很简单额。

    找一个生死大敌就好了。。

    “你们觉得对汉朝最爽的事情是什么?”

    苏曦咧嘴一笑,向大家问道。

    众人不理解,这人疯了吧,这么问他们。

    …

    我精通佛道儒—

    “苏曦施主请讲。”

    姚广孝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