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地煞七十二变 > 第八十五章 清算

第八十五章 清算(1/3)

    刘府。

    黄昏。

    “罪民黎昌叩见仙官。”

    “老巫所来何为?”

    “为苟全性命。”

    “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求有何用?”

    “理虽如此,然人浮世间,难免随波逐流。”老巫师哀声拜道,“我等乡野杂巫流落钱唐,不为寺观所喜,常常衣食无着。可若如个常人做工养活家小,却身怀灵异,遭鬼神觊觎,除却依附窟窿城,又有何出路呢?”

    “如此说来尔等竟然无辜?”

    “助纣为虐,谈何无辜?只是罪有轻重,重的,当然该罚;轻的,请稍加宽赦。”

    黎昌颤巍巍伏拜下去,奉上两封名册。

    名册所录尽是城中各路巫师、术士、萨满、神婆姓名、籍贯、法脉,一册用白封,记着罪轻的;一册红封,记着罪重的。

    李长安几个稍一翻阅,便瞧了明白,罪孽轻重只是托词,实则以是与鬼王干系深浅区分,今日只消接下名册,不需自己动手,巫师们就会自行处理红册上必须割舍的部分。

    一红一白,真如生死簿,教道士不免想起富贵坊被焚毁后,人牙子收买人命时手中名册,亦有两卷,一卷发卖南洋,漂泊异乡,一卷投入魙巢,永不超生。

    但这些人牙子并他们的头头刘巧婆已被自己杀了个干净,黎昌又将如何呢?

    这老巫师匍匐在地上,露出白发稀疏的脑勺和干瘦的脊背,仿佛察觉到李长安的打量,微微打起哆嗦,好似一条无害的老狗,就如同他的风评一样。

    昔日鬼王宴上,此人虽被鬼王称为老友,但在坊间却并无恶名。可想来,以他的身份,何必亲手作恶?

    默然半响。

    李长安收下了名册。

    大伙儿其实早有计较,往后用得上这些个扎根里坊的神汉巫婆。

    黎昌起身后再三拜谢,可面皮下没见着多少激动,显然对解冤仇们的选择早有预料。

    可在告辞时,无尘叫住了他,指着院子里一株梧桐树。

    “老居士观此梧桐如何?”

    “枝叶虽枯,不改挺秀,尤可栖鸾凤,来年定春风满枝、华盖满庭。”

    “居士好眼光,贫僧亦爱此树。只常叹旧叶眷恋不去,新春迟迟不归,如之奈何?”

    “旧叶枯残时日无多,自将离枝,冬风何必催迫?”

    “万物争春不得不催,何况枯叶不去,新芽何发?”

    黎昌佝偻应诺。

    次日。

    坊间传出一则噩耗。

    昨夜巫师们聚饮,熏醉之际不慎失火,烧死了一楼的神婆巫汉,其中不少大巫师黎昌的子侄亲朋。

    这位一向节俭养生的人瑞,伤心过度,竟然开始终日沉湎酒色。

    …………

    迎潮坊。

    潮义信香堂。

    神案上,鬼王塑像独坐法台狞视堂下,脚下诸使者次第排列,或嗔或笑,个个鲜活。可若贴近了看,鬼使们明明都是铜铸银熔,彩绘下却如泥偶生出细细的裂纹,完好无损的不足十指之数。

    罗振光手持长香,郑重三拜,回身望去。

    堂下堂外,黑压压站满了汉子,乃是潮义信五个堂口的核心人马。

    他缓缓扫视,徐徐开口。

    “江湖上好大的风波,罗某坐在家里,那风言风语门窗也挡不住,不停往我耳朵里钻。有的说,那解冤仇得了势,不日要点起十万天兵、十万鬼卒,拆了潮义信的香堂;有的说,咱们潮义信龟缩迎潮坊,是因罗振光怂了卯子,怕了解冤仇;有的说,哪止罗振光,潮义信上下都怂了卯子,是泥塑的罗刹,看着吓人,风浪一打立马散伙;还有的说,咱们潮义信的兄弟里有聪明人,有白眼狼!情势有变,便惦记着跳船,要卖了罗某人这颗脑袋!”

    他走下堂中,到了一个阴郁青年跟前。

    “石成,你是我家里人,外人不知究竟,以为你年纪轻轻就坐了堂口,是我罗振光任人唯亲,但帮里却晓得,这些年,你暗里为兄弟们剪除了多少大敌。外头风言风语,你怎么看?”

    石成乃潮义信五个堂主之一,绰号“射工”,手里管着一群杀手、刀客、贼匪之类亡命徒,专为罗振光作些不能曝光的湿活。

    他不假思索:

    “我本该是沟中弃儿,若非老爷怜悯,早被野狗分食,此身性命从来就是大郎的!谁胆敢对大郎不利,呵,需得踏过石某的尸体!”

    罗振光大笑拍了拍石成的肩膀,转身到一个衣作不凡却杵着拐棍的中年面前。

    “兄长与我相识于微末,协力挣下了这偌大家业,你是咱们潮义信的大管家,是定海针,压舱石。你怎么说?”

    中年名唤江万里,亦是堂主之一,绰号独脚金蟾,为潮义信打理灰白两道上的生意。

    “你我兄弟十几年,何必多言?若非大郎三番五次把我从死人堆里背出来,我独脚金蟾早是没脚田鸡、无头蛤蟆了。”

    罗振光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