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贵妃微扬下颌,收回挑剔的目光,“本宫今日备了一场'品茗鉴心'的茶宴。这几款香茗,你们都品一品,看能尝出几盏的来历。”
她广袖轻拂,示意众人落座。贵女们被引至中心水阁的琉璃盏席,而各家主母则退于外侧的青瓷盏席。
听说要品茶,几位带了琴具来的贵女面露失望,宁贵妃心底冷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她的琴艺莫说冠绝后宫,便是放眼整个大贞,能与之比肩者亦寥寥无几。这些黄毛丫头竟妄想在她面前班门弄斧,何其可笑。
难不成,她还会给自己挑个才艺压过自己的儿媳,日日衬得自己黯然失色么?!
她只要一个听话的,能用整个母族势力为他儿子铺路垫脚就行了。
所谓“品茗鉴心”,赏的是茶,考的却是诸位贵女的品性、底蕴与家门教养。
大贞品茶之风盛行,自太祖皇帝废团茶、改散茶后,冲泡散茶之法遂成主流,开创“千古茗饮之宗”。饮法虽趋简约,无需击拂点搅的巧技,却对品茶者的修养、学识与心性,考验愈发严苛。
能否品出茶中三昧,辨其高下,乃是一名合格闺秀的基本涵养。
这背后,关乎的是一家一姓的门风传承、自幼的教养深浅、腹中学识的厚薄,乃至其人的眼界高低、品味优劣。
未来的王府主母,总不能是个连盏中是什么茶都辨不明的庸俗之人。
侍女们悄步穿梭,于每位贵女面前的茶盘上,依序奉上三盏清茶。
第一盏汤色嫩绿清澈,茶叶黄绿润泽,香气清逸非凡,不似寻常草木之气,饮之鲜爽甘醇,余韵绵长。
第二盏杏黄明净,白毫披覆,芽身金黄熠熠,仅闻其毫香便知绝非凡品。
最后一盏,茶汤已显出澄澈的琥珀色,陈香沉稳醇和,一眼可辨是珍藏有年的上好普洱。
多数贵女都能识得第三盏普洱,也有少数人认出第二盏是素有“金镶玉”之称的君山银针。
唯独第一盏,却迟迟无人敢开口断定。
陆青与沈寒对视一眼,心下了然,想必谜底,早已有人透给了温瑜。
果然,温瑜翩然起身,敛衽一礼,声如春莺出谷:
“贵妃娘娘雅量高致,所用皆非凡品。若臣女所辨不差,此茶历史悠久,蕴有仙韵,莫非正是...素有‘仙茶’之誉的贡品——蒙顶石花?”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