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七八十年的基业,即将成为故往啦!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他是不想出头,提出卖楚国的建议的。
但从理智上来说,把楚国卖了做投名状,对自己、家族,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至于被非议,世界哪里有两全其美、面面俱到的办法呢?总要有所取舍!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王淹跪了下去,说道“臣有话说,但恐大逆不道,惹陛下不快,还请陛下先恕臣无罪。”
陈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好,我恕你无罪,你大胆的说罢!站起来说!”
司马匡见王淹这样的行为,心有暗惊[他要说什么?大逆不道?莫非……,唉,他不要名节了么!]
以他的才干,自然也能猜到王淹要说什么!
他也明白,那样兴许是对楚帝、对楚国最好的出路了。
可是,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想老了老了,临了惹来一身骚!
“是。”王淹谢恩,站了起来,说道[司马大人刚才的建议,臣以为不妥!]
司马匡“哦?不知你有什么高见?”
王淹对陈建,“臣惭愧,面对炎国的如狼似虎之势,实在没有什么应对的良策。”
司马匡呵呵两声,[没有良策?那不知你王大人要提什么建议啊!]
王淹躬身对陈建,要卖楚国,也得找一番大道理来背书,[神州十五路,炎国独占其十一,地大人多;更有掣电连发神铳,威力强大,官兵也纪律严明,各个不怕死,自问世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非我楚军所能敌!陛下说炎国有吞我楚国的野心,臣也认为是。可面对这样的炎国,我楚国又能拿什么抵挡呢?恕臣斗胆,炎国若要吞并楚蜀,无需一月,便能成功。]说到这里,望向司马匡,“司马大人,以为我说的对不对?”
他说的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司马匡点点头!
王淹对陈建说道“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炎国如日中天……”他说了一番大道理,最后,“图穷匕见”说出了心中想法[司马大人的计策其实还是和炎国抵抗!我看这不对!没有什么利处!怎样才能有利处呢?不等炎国来吞我,我首先就主动的彻底归附上去!这样才于陛下于国都有利处!炎国的目的达到了,陛下也能富贵不衰!至于裁兵之事,应当让炎帝来做!炎帝放兵归家,可得人心;减轻赋税,百姓也得益!陛下不占这件功德,而把这件功德交给炎帝来做,炎帝心里有数,必定会善待陛下!]
士兵待遇不低,但是在军中,上官吃空饷、吸兵血,乃是自古陋习。
这种旧制军队中,士兵的军饷大量的被上官截留,上官截留之后,自己贪污部分,部分再发给亲卫,亲兵待遇远远高于其他士兵,因为这利益是上官带来的,因此对上官比较忠心,国家军队往上官私军方向转变。
军饷三四十两,到士兵手里,能有十两都是良心。狠的拖欠不发,给口吃的而已!这样的兵,哪有什么战斗力?满心里想的都是怎么逃走。
入伍非但没钱,还有性命危险,因此,都抗拒入伍!是以补充兵员时,只得强征拉人,怕人半路逃走,就用麻绳拴住,一个一个串联起来,如同对贼似的!
楚国这边如此,以前的蛮晋那边,也是这般。
大量的军费消耗,其实并没有用到实处,而是被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鬼给黑掉了。
这是旧军的通病。
所谓裁兵动军方利益,会军方不满!
主要是指那些军官集团!
而不是普通士兵。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放他们回家,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士兵如此困顿,为了打牙祭、搞钱,于是败坏军纪,向百姓伸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很不得民心。
司马匡听得王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道一声“果然!”他猜到王淹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陈建听说,双眼瞬间发光。
他对这烫手山芋般的“皇位”,并没有什么兴趣!
心中高呼“王淹这个计策太妙了啊!”
对他来说,只要能保住性命,富贵一生,那就足够了!
点点头,说道“王卿之计妙极!”
王淹已经不要脸出头卖了!
他这做“皇帝”的,也得为之背书、站台,把这卖的主意坐实了!
听到陈建称赞,王淹暗道“这小子还算不傻,有点脑子啊!”
司马匡则有点儿尴尬,站在那里,按照道理,得正义凛然的出言反对,把王淹斥骂一顿,再死谏陈建,万万不可这样卖祖宗江山呀!
但是,他并没有义愤填膺的这样。
而是低下了头,目光看着脚前的地面出神。
·孙媳妇怀胎八个月了,就快生产了,我司马匡就快有曾孙了!
·如此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