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从今天开始亲政 > 第206章:御前辩论

第206章:御前辩论(2/3)

帽子?哼!我乱扣什么帽子了!这里的刚才谁没听到高大人怎么说的?哼!北地贱民,数典忘祖,这是铁一般的事实!高大人给他们说话,是什么道理?这是要干什么?哼!”

    周成“你、你、你……”

    他被曹琳怼的,“你你你”的一时找不到话来说,只因为曹琳说的话,句句大义凛然,自成一个道理!

    也算他有些急智,“你”了三回之后,蓦地一个机灵,想到了话来说“威武不能屈,那是给大丈夫说的。乡野小民,不过小人,又不是大丈夫,你拿这个去说他们,真是驴头不对马嘴!”

    他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自古以来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天子受命于天!

    而天生万物众生,万物众生属于天!——也就自然属于天子!

    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臣,是奴隶的意思。

    这一套理论,其实和神教中的大神创世,指定天下之主,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套说辞,把王(天子、皇帝)推到了世间唯我独尊的高度!

    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天下是王(天子、皇帝)的,那么,关百姓屁事!

    百姓顶多对自家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爱罢了。至于对国家、对国君的拥护、忠诚,那是不配他们来谈的!——这是士人才有资格谈的!

    百姓的角色,就是劳动,生产价值,给国家、国君、官僚们上交钱粮。

    他们就是羔羊、韭菜的角色,被撸羊毛、割韭菜才是他们的价值,一个个的被刮的穷的像个鬼,甚至于弃老溺婴!

    这样的百姓,你叫他们去爱国爱君,坦率的说,嘴炮再响,也说服不了他们,无法让他们认可的!

    不要奢望他们爱国爱君,特么的不扯旗造反,刷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副本,就算不错的了。

    爱国爱君不是没有条件的,是有条件的。

    而且这条件,主要的还是物质利益为基础,而不是缺少忠诚教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衣食足”就是前提的物质条件,这个条件有了,然后辅之以教化,才能起到效果。

    然而,自古以来,君臣集权,更乐于做的是向百姓搜刮,乃至于使得百姓仓也空井也空,这要叫他们知礼节、知荣辱、忠诚于国君,那是千难万难的!

    这样的百姓,国家不关心他们,他们就只能自己关心自己——只想着自己了,顾好自家事就要用尽精力了,哪还有功夫去想别的事?

    至于天下之主皇帝是谁,爱谁谁,关我屁事!

    所以,曹琳骂他们数典忘祖,他们会说天下从来也没属于我,天下是这个或那个皇帝老儿的,所以,数典忘祖骂的着我吗?我又不是皇族中人。

    周成驳斥的也很有道理!

    嗯,很现实!

    刘玄听得,眉头微微一皱。

    炎军无论是打到吴国、还是齐晋秦,都极其顺利,而且没有遇到什么百姓抵抗!

    百姓非但不抵抗,还乐于做向导,给带路。——因为态度好,还会给钱。——十分积极的帮助筹备、运输粮草。

    打进都城,百姓“焚香摆案迎王师”,家家户户的大门上,贴着红纸写着大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打别人,被别国百姓这么吹捧着、逢迎着,还是挺爽歪歪的。

    但是,细想一下,要是被别人打进来,百姓也这样操作,那就蛋痛了!

    想到这个,刘玄不禁心头凛然!

    一直以来,他为了巩固皇权,只在乎民生方面,对意识领域的东西,有些疏忽了。

    ·意识形态领域,也不能忽略!不能停步不前啊!

    ·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思想,也该修正了!这一套东西,表面上吹捧着皇帝,实则上,却把皇帝与百姓隔离开来了,一个高高在上,高在九重天似的,一个低贱在下,下的在九重渊似的!

    ·这特么一上一下,相隔十八重楼,还怎么打成一片?

    ·要怎么打成一片呢?

    ·民族主义?

    ·国家主义?

    ·君父子民……

    曹琳与周成互相争辩着,刘玄微皱着没有,想着这突然想到的问题!

    刘玄轻咳了一声。

    顿时,正在争辩,争得脸红脖子粗的那两个人,都止住了声,对着皇帝一脸的惭愧,曹琳“还请陛下裁夺。”

    刘玄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身为夏民,却给蛮夷交钱粮效力,这就是数典忘祖,数典忘祖之辈,岂能不受惩戒?他们也不过是些小民百姓,国家兴亡,那是君臣肉食者谋之的事,和他们有什么相关呢?唉,都有道理,让朕难断。”

    曹琳“陛下,这样的数典忘祖之辈,要是不惩戒,恐怕会坏了天下人心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