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帝闲暇,本来在心不在焉的看戏。
帝皇的享受,要看戏不出门,皇宫里搭戏台,演员叫来专门给上演!
这一出戏,讲的是他们蛮人当年侵入神州时的故事。
夏邦说他们蛮人是入侵者、夺我祖宗江山!
他们蛮人,可不会这么自称。
他们入侵来,举的旗号也是“正义的”神州之君无道,致使百姓身陷乱世,所以我们来了,我们是来解民倒悬滴!
打进神州之后,士族豪强多抵抗他们的统治!
于是,蛮人大开杀戒!
那是一个至暗时刻!
结果是大量的士人南逃。
蛮人的地盘上,文气衰弱。
大杀一通之后,不怕死的杀光了,怕死的溜了,剩下的自然就多是认命的、乖巧的了。
同时带来一个好处,豪强们的土地成为了无主之地,正可圈并发财、搞均田令,分给无地百姓,收买人心。(由于战乱,也产生许多的无主之地。)
于是,蛮人的统治稳定了下来。
蛮人为了更好的统治,又开始接受夏邦,进行自我夏化。
他们进行自我夏化的原因,大体有三条
其一自身文明,本来就落后。夏邦的物质、文化上都要胜于他们,优胜劣汰,人往高处走,当然会接受夏邦文明。
其二夏邦数千年酝酿,发展出了一套统治技术,这门技术正好拿来用,以统治夏邦之民。有现成的先进技术,为什么不用?
其三淡化夏蛮矛盾。你说我是蛮人,鼓动夏人抵抗我的统治?不!你错了,我其实不是蛮人,我特么也是夏人啊!不信你看那什么典籍中的写的,利用文棍,引经据典,证明自己也是夏人,祖上就是夏邦子民,祖地也是神州的一部分,所以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我的统治不是蛮人统治!
他们还积极的学说夏话,写夏文,穿夏服,起夏名。
六七十年的更迭之下,起初还有老辈抵抗夏化,但是他们经不起岁月,随着他们的逐渐死翘翘了。蛮人夏化,近乎完全。
譬如齐帝,从小学习的就是儒家经典,夏话说的溜溜的,祖传老话却不会说,也听不懂。甚至倒过来鄙夷留守在东北祖地老家的人,称呼他们为蛮夷。
齐帝今天看的这出戏,主角一家本是士族豪强家的奴婢,生活悲惨。由于蛮人打过来,“解民倒悬”,“得到解放了”,分到了土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戏剧,主旨是给蛮人统治涂脂抹粉、歌功颂德。
听闻宫人禀报,说工部尚书求见,解决了震炎铳的连发问题。
齐帝大惊,忙召他过去!
尚书至,正要跪拜磕头。
齐帝心急,挥手道免礼,开门见山,即询问震炎铳连发问题。
尚书跪倒,说是托了陛下的洪福,臣幸不辱命,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敬献图纸。
宫人上前取过来,恭送给齐帝。
齐帝心头怦怦跳,往图纸上看去。
尚书跪在那里,激动的一边的说着,讲述其中的原理。
齐帝看了,神采飞扬,说道[虽然还是有所不及,但有此火铳,应当足以应对炎国了!]
尚书“陛下圣明!”
齐帝“赏!……”
齐帝兴致勃勃,又给这改进的震炎铳,重新起了个名字,叫做震炎连发火铳!
他并没有藏私。
随即命人,将此图纸,送往晋国、秦国,欲要三国同时制造,装备联军,以对付炎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