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温“朝中诸子夺帝位,分成了三派。二皇子(李仁元)不适合做皇帝,我不信陛下看不出这一点!如今陛下动手整四爷,四爷党群龙无首!可就只剩下六爷你了呀!陛下的心意,这还不明显吗?”
“……”李仁修沉默数息,叹了口气“唉,但愿如此。”
吴帝下旨,封禁《澄心录》。
这引起了领兵在吴国的岳飞的不满,认为这是对我陛下的冒犯!
新军两千具都十分愤慨!
吴炎两国交恶起来!
。。。
楚国面对《澄心录》,高太后与楚帝之间,也产生了矛盾。
楚帝要巩固皇权威严!
高太后许是女儿家身份、又不想与炎国交恶,就默认的《澄心录》的传播。
在她想来礼法并非根本。
礼法就算放宽了,也不会触及根本!
就算不用跪了、商人也能公开穿丝绸了,又能怎么样?
无权无势的,依旧无权无势!
手握政权才是根本!
其余的,都是次要的。
帝党越要刷存在感,主张封禁《澄心录》;太后一党(掌握实权的),就越是跟着唱反调。
高太后更是脑洞大开,想进一步与炎国交好。
她想从宗室中寻一贵女,给炎帝嫁过去,结成秦晋之好!
只是,高太后执政不仅夺着楚帝的权力,更革新宗室勋贵制度,动了宗亲勋贵的利益。
宗亲贵女哪有与她一条心的?
若是二心,嫁到炎国去,吹吹枕边风,给自己添堵,岂不弄巧成拙了?
她的本意,是想以此巩固与炎国的关系,巩固自己在楚国的权力呀!
召见心腹王淹,与之商议此事。
王淹倒是给想出了个主意。
·皇族宗室里没有合适的,但是,太后您高家有啊!
·高家非皇族,有点不合适,这也没关系!
·可以向以前的大汉学习嘛!
·想当年,大汉初立,国弱,为了降低外部威胁,给国家以发展时间。就制定了韬晦国策。与蛮匈交好,搞和亲,嫁公主,累计嫁了十几个公主。
名为嫁公主,实际上,很少把真公主嫁过去,绝大多数时候,是寻个女子,收入皇族,封为公主,然后以公主之名嫁过去。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公主。
王淹的意思从高家寻个贵女,然后操作一番,弄个皇族公主的名分。
高太后听了这个主意之后,大喜。
即派使者急入炎,求见炎帝,商议此事。
刘玄得知此事,很是无语。
但见楚国盛情款款,也不好拒绝美意,便点头答允了这事。
炎楚本就同为夏邦,是兄弟之国。
要是能再结成秦晋之好,就更加能增强信任了!
这与两国,都是好事。
古人成婚,有一重要环节,就是排八字,看合不合。
使者回到楚国,据实禀报,高太后便命人,在家族中寻起与炎帝合八字的来。
一番寻找,三个女子,“榜上有名”,分别是高沁、高玉,还有一个是高婵!
玄武派遭遇大劫之后。
高婵即被叫了回来。
玄武派的高手,更有不少,被她带下了山,聚集到了楚国京城。
美其名曰要庇护玄武派!
实际上是互惠互利,也利用玄武派的高手。
要从高家寻女,嫁去给炎国,以为两国交好!这件事,使者话没有回来,高太后就向家族透过气了。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高婵得知,想到炎帝那目中无人的样子,就心头生气,给族里要好的姐妹说他的坏话!
而高沁、高玉,正是与她谈得来的好姐妹。
高太后看着名单,当先就把高婵的名字给划去了。
[那丫头要是嫁去了,天天与炎帝打架,岂不闹得炎帝的后宫不得安宁?]想想那场面,画面太美,高太后摇摇头。
目光在高沁、高玉之间游离,又把高玉的名字去掉了。
高玉身体不好,从小抱病,日日不离汤药。
便是三伏天,她都感觉冷,要穿的像在冬日似的!
这样的身子,怎么嫁去炎国?
最后圈定的,就是高沁了。
那是个温婉懂事的丫头。
会心疼人。
与高玉相好,特意学医,常照顾在她左右。
越想高沁那丫头,高太后就越是满意!
命人将她去召入宫来。
高沁正陪伴在高玉身边,高婵也在。三个都知道自己被“榜上有名”了。在说着谁会被姑母选中。
高玉靠在床头,裹着厚厚的被子,露出了小脑袋,模样清秀,脸色却暗败,显得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