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简单,有上古之风,没有法脉这样的层层推进。
而是体悟天地,人心,以天地人,对应精气神。
以【炁】为一。
不断强化自身的精气神,以求臻至于至纯的真人境界。
古代轩辕帝时期如赤松子等真人,逍遥游之庄周真人,和当代的道门真人,以及后世周衍知道的真人,是绝对不同的四个概念。
这是老子所留,尹喜所写。
老子口诵,尹喜顿悟得到的恐怕不过十之一二;而尹喜顿悟修行之后,再诉之于笔端,落在文字上的,又会折扣;后世修行者,能从其中感悟到的,恐怕还要折损。
即便如此,这件宝物仍旧被认为是道门的至宝。
持此物者,可以以最快速度,突破境界成就真人之境。
周衍尝试运转自身的法力,但是发现,纯粹的法力,几乎无法完成这《道德经》原典神韵衍化出的流转途径,法力的纯粹度根本不够,在流转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会散开。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精气神确确实实得到了锤炼。
是一门高深的修行法门,但是在周衍目前修行之后的感觉来看,其在道门中的象征意义,或许会更为重要一点。
只是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了,《道德经原典》和周衍从太上楼观打开的匣子里面,那一个只有一个【太】字的木质腰牌,似乎隐隐有所联系。
摘下木牌,手指摩挲着那个古朴的太字。
周衍能感觉到道经商的道韵流转,明显更快,但是除此之外,似乎还欠缺什么东西似的,未曾完成共鸣,没有将这一卷道经的真容展现出来。
周衍一边摩挲着这木牌,推动自身的法力流转,一边思考着目前的情况——
身在漩涡之中,犹如驾驶小舟,兴于波涛之上,实在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现在自身实力突破,又有了一套披挂护身,身家性命,大有暴涨,四岳真君短暂被震住。
周衍此刻的处境终于进入了一个比较平衡安全的状态。
也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只是他很清楚,目前的处境安全,不过只是短暂的,是动态平衡,需要在这一段相对较为安定的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实力,才能将这种安定平和的生活,不断维系下去。
周衍摩挲着木牌。
“站定脚跟,扩展优势,然后不断滚雪球安定下来。”
本来以为,只是另外一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唐朝。
但是越对这个世界和时代了解的深入,越发感觉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人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未知的恐惧,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则和秩序,都和周衍的习惯不同,始终有种紧绷感。
周衍将木牌放下,抬手召出来玉玺。
传国玉玺在他掌心之上一寸,缓缓旋转,散发出澄澈流光。
周衍目前的法脉,兵,道,佛,三者并行合流;入了六品之后,就要讲究个修行,裴玄豹之所以只是七品,大世家之所以以兵家入道,都是因为六品兵家是真的需要战场实战。
需要感受到真正的战场杀伐之气,才能蜕变突破。
不上战场,不经历厮杀和征讨,终究只能留在初入六品。
道门高功要修道行,佛门要攒功德,周衍还记得去年去河东滩会的时候,那些和尚道士们摆摊,打算给人去超度怨魂饿鬼。
周衍和玉玺感应,去体悟那个推演出的道基,隐隐然明悟如何才能进一步推动,真正抵达六品,而非是借助玉玺推演的虚构六品。
道门需要真正领悟【道法】,而不能够仅仅只是借助玉符施法;佛门则需要渡化人间大魔;兵家自要征讨,泰山府君之路,则周衍超度四万怨魂也已走出一步,那便是【秩序】。
道术神通,不过只是【用】。
唯自身的修行,才是【体】。
此间修行,不可以舍本逐末,玉玺推演出来的接下的道路,但是想要真正走过去,还是要靠着自己,周衍呼出一口气,目光看那《道德经》,强迫自己开始啃。
之后几天时间里面,都是勤恳修行,其中,老土地以福德正神的地脉敕令,给周衍打报告,询问泰山卫是否要立刻出动,周衍看着那帮家伙的样子,觉得不顺眼。
这样子可没法子震慑妖魔。
于是周衍在梦里面,把自己的记忆里面,军训的记忆,阅兵式的记忆,还有对于令行禁止的记忆,都拿出来,捏把捏把,搞出来了一个复合版功略,想了想,毕竟是妖怪。
人的训练强度可能不大合适。
周府君沉思。
超级加倍!
把训练强度,加大了十倍,扔给了老土地。
让老土地指导石悬星,训练这帮家伙。
新时代的军队训练,令行禁止,不断拉练,石悬星看了之后,觉得,这不巧了吗?这帮山精石怪,没有血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