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贴在头皮上的灵犀就能捕捉到这种微弱的活动,然后把它翻译成控制假肢的指令。”
“所以,这个过程需要邓哥集中精神去想象自己的动作。”
电动床移动到了操作台。
刘畅站在病床前,准备开始操作打印。
他本来以为自己会紧张。
但镜头怼到眼前,患者就在面前时,他反而沉静了下来。
他一改平日不靠谱的形象,极其认真地操作着机器,把灵犀精准地打印在邓宏远的头皮上。
“这款墨水名为灵犀,是我们的项目名称,也是公司名称,”卫柏介绍道,“它会快速干燥,形成非常薄非常柔软的导电薄膜,紧贴在人体皮肤上,实现信号收集。”
这个操作和解释,直接给直播间网友看懵了。
“我去,这就行了?真就打印上就行了?“
“这不就是往头皮上贴个薄膜吗?这能收集到大脑信号?科技终于发展到我看不懂的地步了。”
“全程卧槽,感觉自己在看未来大片。”
“要是这能成功,得造福多少人多少家庭啊。”
弹幕讨论得非常热烈,事情发酵得很快,#灵犀直播#,#打印式脑机接口#的词条瞬间飙上热搜。
十几分钟里,直播间就涌入了几十万人,在线人数竟然已经接近百万!
在镜头切到观察室时,卫柏看到了直播间在线数据和弹幕。
这个在线人数和热度比他设想的还要高。
他看了会儿弹幕,视线移到了邓宏远身上。
此时,邓宏远正在努力集中精神,设想动作,尝试控制机械手臂。
卫柏看到了他因紧张而绷紧的头部和坚定的眼神。
信号屏上,基线波动,出现了很多低频的不易识别的波动。
运动意图的信号淹没在其中,很难辨别。
护士正在不断重复着指令。
“握紧左手,握紧左手。”
卫柏看向手机屏幕。
此时,屏幕被切成了两半。
一半是护士和邓宏远,一半是观察室。
观察室里,几位专家正在对实验室的情况进行讨论。
“背景噪声不小啊,运动意图相关的特定频段能量变化非常微弱,我们的算法要捞到这个信号,就像在菜市场里听到一根针掉地上一样困难。”洪教授说道。
海大附院的柯主任补充:“需要进行训练,初期会非常困难,对患者的毅力和专注力要求极高。”
曾兴笑道:“有些东西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落地困难不小啊。”
蒋祥看他一眼,正想反驳,就看到老师给了自己一个安抚的眼神。
张玉堂教授很少发言,作为蒋祥的硕士导师,他比在座的其他教授专家看得更专注,也更关注这场实验的成败。
听到曾兴的话,他给了蒋祥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慢悠悠说道:“目前看来,物理贴合还算稳定。”
“生物相容性做到这种程度,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服老不行啊。”
洪教授笑着附和:“我对实验成果还是充满信心的,我认为,经过训练,是能实现假肢控制的。”
曾兴笑笑没说话。
洪泉跟华盛科技有深度合作,帮灵犀说话是意料之中。
不过这就敢下断言了?也不怕实验失败打自己的脸。
“小蒋啊,”曾兴说道,“你来给我讲讲,你这个信噪比是不是有问题啊……”
观察室里暗流涌动。
直播间网友看得是目瞪口呆。
“虽然听不懂但我感觉到阴阳怪气了。”
“大佬们就这么在镜头前开始争斗了?”
“听张教授和洪教授的意思,是说成功概率很大吧?”
“冷知识,张玉堂是蒋祥的老师,刚查到的,不用谢我。”
“到底能不能成功啊,急死我了,旁边的波浪线看不懂一点。”
“讲真的,这个东西能检测到大脑信号,我觉得已经怪神奇了。”
邓宏远身边,卫柏正在做训练引导。
“邓哥,摒除杂念,你的左手触摸到了一个乒乓球,你摸到了它冰凉的表面,然后用力捏紧它。”
邓宏远闭着眼睛,面容因专注用力而显得非常扭曲。
“捏紧,捏紧,捏碎!把它捏碎!”
邓宏远额头青筋暴起,连眼珠子都在用力。
这时,信号屏上,波形出现了剧烈波动!
观察室里,柯主任非常激动。
“他已经找到感觉了,这就是神经可塑性!”
弹幕大为震撼。
“我确定我没看错,就在卫柏说捏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