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在小圈层引起了地震一样的轰动,蒋祥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不是媒体约采访,就是大学约讲座。
卫柏让崔鹏操作,给#灵犀T刊论文#买了个中位热搜。
热搜里不重点介绍这篇论文,而是重点介绍T刊论文的含金量和各路大佬对这件事的震惊。
热搜下,全是各路网友的震惊。
“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卧槽,T刊啊,我这辈子能有篇A刊就是祖坟冒青烟了,T刊,想都不敢想。”
“我不知道T刊是什么,我还能不知道吴英教授?吴教授都转发了,这是真神啊。”
“那个汪颖怎么想的?这种学术大佬的大腿不抱紧,还搞诽谤,不可思议。”
“大佬还缺女朋友吗?我年轻貌美不会做PPT ,没别的要求帮我指导一下论文就行。”
“家人们,见到活的科学家了。”
蒋祥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觉得非常惶恐,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和回复网友了。
“我哪有那么厉害?”
于和光瞪大眼睛:“都发T刊了,还不牛逼?”
蒋祥:“国内发过T刊的又不止我自己。”
“除了我,谁会得到这么多关注?”
“还是因为卫柏太会营销了啊。”
于和光:“那也得有T刊才能营销得出来嘛。”
蒋祥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他更担心22号的直播。
“微博、抖音、B站同步直播,还有几位资深专家现场交流。”
“甚至还甚至了观众互动提问环节。”
“一开始说要直播的时候,我真没想到,最后会搞成这么大规模。”
到时候,他得在观察室跟专家老师们现场交流,想想就紧张。
于和光心有戚焉:“明天一次彩排,下午四点开始,咱两点就得到。”
他负责全流程把控,还要跟华盛、海大附院、直播团队三方的人沟通,最近都忙成狗了。
蒋祥点头:“到时候咱俩一起从公司出发。”
一次彩排,卫柏和谢木蔓都到了现场。
他们到的时候,现场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由于患者身体和心理原因,这次彩排不需要患者本人出场,是流程彩排,由刘畅来假扮患者,躺在实验床上。
十几分钟后,主持人开始预热,进行实验背景介绍和实验环境展示。
接下来是实验准备环节,分为受试者的准备和“灵犀”的制作和讲解。
然后才是实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观察室”的方式,随时由专家进行解说、讨论甚至质疑。
最后,是收尾总结和互动环节。
两个多小时的模拟彩排结束,“灵犀”表现得非常稳定,灵犀工作人员和海大附院的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只有卫柏,他笑不出来了。
因为合作过,也相信对方的专业水平,所以这次直播的主持人定的是李正。
主持稿是卫柏亲自为李正写的,非常详细。
看得出来,李正也用心准备了,稿子背的很熟练。
但关键是,李正明显是在背稿子,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内容,所以讲出来的内容非常晦涩。
因此,卫柏发现了自己犯的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竟然要求一个对脑机接口一无所知的,新闻专业的主持人把“灵犀”讲得有意思,能让观众听得懂。
这也太难为人家了吧?
可是,后天就要直播了,现在上哪儿去找一个懂脑机接口的主持人?
卫柏把视线移向了正在跟海大附院医护团队热聊的刘畅,又看向了正在跟直播团队沟通的于和光……
算了,就这俩的临场反应,他们敢上,他都不敢答应。
“谢同学,我们缺一个主持人。”卫柏叹道。
谢木蔓眨眨眼:“不缺。”
卫柏:“李正不行,得有个懂脑机接口的人才行。”
谢木蔓点头:“嗯!”
卫柏:“要不……你……”
谢木蔓认真看着他:“你。”
你,小乌龟,本龟。
嗯。
欸?
卫柏其实想说,要不,请谢同学问问萱姐愿不愿意来。
结果谢同学脱口而出一个“你”,把卫柏都整懵了。
“你”是谁?
从人称上来看,这是个第二人称。
从站位上看,谢同学此时的第二人称就是他,卫柏,无疑。
所以谢同学的意思是让他亲自上?
卫柏想了想,这事儿,似乎,好像,不是不可行。
他亲自上,所有环节都能打通,有什么意外发生也好补救。
但他之前压根就没想过这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