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落下的清晨,雨林裹上了一层薄绒似的白。萧凡刚把华南虎监测数据上传完,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是林晓提着保温桶跑来了,桶里冒着热气,不用看也知道是她妈妈煮的姜汤。
“萧哥哥,叶姐姐,我妈说今天降温,让我给你们送点姜汤驱寒。”林晓把保温桶放在石桌上,搓了搓冻红的小手,眼睛却往科普站方向瞟,“斑头雁怎么样了?它能适应冬天吗?”叶知澜笑着打开保温桶,姜汤的暖意瞬间漫开来:“放心吧,它的翅膀早就长好了,前几天还跟着雁群在天上飞了一圈呢,现在正在棚里晒太阳。”
三人刚走到棚子边,就看见斑头雁正歪着脖子梳理羽毛,看到林晓,立刻扑腾着翅膀凑过来,用喙轻轻蹭她的手背。“它还记得我!”林晓惊喜地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米,撒在地上。萧凡看着这一幕,突然想起昨天接到的通知——省电视台要来拍摄雨林保护纪录片,重点记录人与动物的羁绊,林晓和斑头雁的故事正好是最好的素材。
“晓晓,下周有电视台的叔叔阿姨来拍纪录片,想拍你和斑头雁的故事,你愿意吗?”萧凡问道。林晓眼睛一亮,用力点头:“愿意!我还要跟大家说,要好好保护雨林里的动物!”叶知澜摸了摸她的头:“那咱们从今天开始准备,给叔叔阿姨讲讲你照顾斑头雁的经历好不好?”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每天都会来基地,跟着叶知澜练习讲述,还把自己照顾斑头雁时画的画整理出来,说要展示给观众看。萧凡则忙着配合电视台的前期准备,带着工作人员勘察拍摄地点,从红外相机监测点到动物投喂台,每一个角落都仔细讲解,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能体现雨林保护的细节。
拍摄当天,天出奇地好,阳光透过树枝洒在雪地上,泛着晶莹的光。林晓穿着红色的棉袄,抱着装小米的袋子,蹲在斑头雁身边,轻声讲述着她们的相遇:“那天它躺在雪地里,翅膀垂着,我特别害怕,还好叶姐姐说能治好它……”镜头对着她们,捕捉着每一个温暖的瞬间,连斑头雁蹭她手心的小动作都没放过。
拍摄间隙,电视台的导演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这里的孩子对动物这么有感情,这才是最真实的雨林守护故事。”萧凡笑着说:“这都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雨林的机会。”叶知澜则拿出“雨林小课堂”的照片,给导演看孩子们认植物、画动物的场景:“保护雨林不是一代人的事,得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这片土地。”
纪录片拍摄到一半时,突然出了个小意外——红外相机监测到,那只成年华南虎在巡护路附近徘徊,似乎受了伤,走路时左腿有些跛。萧凡心里一紧,立刻召集队员准备进山:“得尽快找到它,看看它的伤势,要是严重,得想办法救治。”
叶知澜把急救包和无人机准备好,林晓也想跟着去,却被萧凡拦住了:“山里雪大,太危险了,你在基地等着,我们会把好消息告诉你的。”林晓只好点点头,叮嘱道:“萧哥哥,你们一定要小心!”
进山后,雪越下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萧凡操控着无人机,沿着华南虎的脚印搜索,叶知澜则在后面跟着,时不时用对讲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走了约莫一个小时,无人机终于拍到了华南虎的身影——它正趴在一棵松树下,左腿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血已经凝固成了黑色,旁边还散落着几根折断的树枝,看样子是被树枝划伤的。
“伤口看起来没有感染,但得处理一下,不然冬天容易冻坏。”萧凡小声说,从背包里拿出麻醉枪和急救箱,“我慢慢靠近,你们在后面掩护。”他猫着腰,一步一步往华南虎身边挪,雪落在他的帽子上,很快就积了一层。华南虎似乎察觉到了动静,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盯着他,却没有发起攻击,只是发出低沉的吼声。
萧凡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块风干的鹿肉,慢慢放在地上,轻声说:“我们是来帮你的,别害怕。”华南虎犹豫了几秒,慢慢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鹿肉旁,低头吃了起来。萧凡趁机举起麻醉枪,对准它的臀部,轻轻扣下扳机——麻醉剂很快起效,华南虎晃了晃身子,倒在雪地上。
叶知澜和队员们赶紧跑过去,萧凡小心翼翼地检查伤口,用温水清理干净,又涂了消炎药,最后用纱布缠好。“幸好伤口不深,处理好应该很快就能恢复。”萧凡松了口气,把一块加热过的鹿肉放在华南虎身边,“等它醒了,就能补充体力了。”
等他们回到基地时,天已经黑了。林晓早就等在门口,看到他们回来,立刻跑过来:“华南虎怎么样了?它没事吧?”萧凡蹲下来,把拍摄的照片给她看:“已经处理好伤口了,过几天就能好起来。”林晓这才放下心来,拉着他的手,把自己画的华南虎递给她:“我画了它,希望它快点好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纪录片拍摄结束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特意给基地送来了样片。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看着屏幕里林晓和斑头雁的互动,看着萧凡他们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