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东西有用,没想到现在觉得,能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比什么都重要。”
叶知澜笑了笑,指着远处正在给平台里的松鼠照片配音的孩子们:“你看,你做的不只是个记录数据的平台,还是个让大家看见雨林、爱上雨林的窗口。就像这石斛,单看一株只是株植物,可当它和穿山甲、瓢虫、孩子们的笑声连在一起,才是咱们守护的雨林啊。”
萧凡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导出的平台数据:“你看,这几天已经有27个村民用平台记录了石斛生长情况,还有15条关于动物的留言。以后咱们根据这些数据调整保护计划,比以前光靠我们几个人巡逻要精准多了。”
夕阳透过榕树的枝叶洒下来,落在守护站的窗台上,也落在阿杰手里的平板上。屏幕里,“雨林故事”板块的最新一条内容是阿明传的照片——一只小穿山甲正趴在石斛丛旁,旁边配着他歪歪扭扭的字:“它好像在看石斛开花,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叶知澜看着这条内容,突然觉得,比起“石斛保护项目”这个名字,“雨林共生计划”或许更合适。因为他们守护的从来不止是几株石斛,而是这片雨林里每一个生命的相遇与陪伴——就像叶知澜与萧凡的相遇,阿杰与线上平台的相遇,村民与数字监测的相遇,还有孩子们与雨林故事的相遇。
夜色渐深时,阿杰把平台的管理员权限分给了叶知澜和萧凡,还教会了老周怎么上传照片、回复留言。临走前,他对叶知澜说:“等我下个月从城里回来,再给平台加个‘生态课堂’板块,把你讲的石斛知识做成小视频,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雨林有多好。”
叶知澜点点头,看着阿杰的身影消失在雨林的夜色里。萧凡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没想到一个线上平台,能让这么多人参与进来。”叶知澜喝了口茶,看着手机上“雨林故事”里不断更新的留言,轻声说:“因为大家都想守护这片雨林啊——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
窗外,雨林里的虫鸣声渐渐响起,偶尔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鸟叫。守护站的灯光下,手机屏幕上的“雨林观测平台”小程序还亮着,像是一颗小小的星星,照亮了这片雨林里人与生命的联结,也照亮了往后无数个与草木、与动物、与彼此相伴的日子。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