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的声响。萧凡坐在叶知澜旁边,帮她按着冰毛巾,两人都没有说话,只听着外面的雨声。过了一会儿,叶知澜突然开口:“你说,等这些幼苗长成大树,这里会不会重新变成森林?”
萧凡抬头看向防雨棚外的苗圃,育苗盆里的幼苗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翠绿。“会的。”他肯定地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仅这里,之前被砍伐的枯木林,也会重新长满树木。到时候,美洲豹会回来,鸟类也会回来,这里会和以前一样热闹。”
叶知澜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我小时候去过一次长白山,那里的森林特别茂密,走在里面能听到各种鸟叫。那时候我就想,要是所有的森林都能这样就好了。现在跟着你们一起做生态保护,才发现这个愿望虽然难,但不是不可能实现。”
“慢慢来,总会实现的。”萧凡看着她的眼睛,里面映着防雨棚外的雨景,亮得像星星,“就像这些幼苗,现在看起来很小,但只要好好照顾,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保护工作也是一样,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成果。”
暴雨下了一个多小时才停。雨停后,萧凡背着叶知澜回到了科考站的帐篷。张教授找来了当地的草药医生,给叶知澜的脚踝敷上了草药,叮嘱她最近几天不要走动太多。
接下来的几天,萧凡包揽了苗圃里的大部分工作。每天早上,他会先去叶知澜的帐篷,帮她把早餐带过去,然后再去苗圃;中午回来,会给她讲苗圃里的情况,说哪几盆幼苗又长高了,哪几盆冒出了新的芽尖;晚上则会坐在她的帐篷里,一起整理当天的监测数据,叶知澜负责记录,他负责画图,配合得格外默契。
叶知澜的脚踝恢复得很快,三天后就能下地慢慢走动了。这天早上,她跟着萧凡一起来到苗圃,看着育苗盆里的幼苗已经长到了十几厘米高,嫩绿色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心里满是欢喜。“没想到才几天,就长这么高了。”她蹲下身,轻轻碰了碰幼苗的叶子,“再过几天,就能准备补种了。”
萧凡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也笑了:“等雨季一到,我们就把它们种到枯木林去。到时候,你负责指导大家怎么种,我负责搬运树苗,咱们分工合作。”
“好啊。”叶知澜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画满植物速写的一页,“我已经把补种的路线和间距都画好了,到时候按照这个来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活率。而且我还在旁边标注了哪些地方适合种马尾松,哪些地方适合种侧柏,你看一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萧凡凑过去,看着笔记本上整齐的字迹和细致的速写,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敬佩。“想得真周到。”他指着其中一个标注,“这里靠近溪边,土壤湿度大,种侧柏应该没问题。不过要是遇到暴雨,得注意排水,别让树苗的根泡在水里。”
叶知澜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明天我就去溪边挖几道排水沟,再在树苗周围铺点碎石,这样就能防止积水了。”
夕阳渐渐落下,把苗圃里的一切都染成了金色。萧凡和叶知澜并肩站在育苗盆旁,看着眼前的一片新绿,心里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场生态保护的旅程还很长,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彼此并肩同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挑战。
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像这些幼苗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生长,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刻意的靠近,却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相互扶持中,变得越来越深厚。就像雨林里的藤蔓,悄悄缠绕,慢慢蔓延,在彼此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