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从样本箱里取出极火共生晶粉末,按0.05%的比例加入新卤液。两天后,新长出的晶须有了惊喜变化:蓝色的晶须中嵌着细小的金色光点,在空气中依旧保持着明亮的荧光,在海水中则会变成深蓝色,像把深海的夜空搬进了晶体里。“这是‘深海焰晶’!”萧凡举起瓷坯,晶须在阳光下折射出蓝金交织的光斑,“既有深海的静谧,又有极火的热烈,脉晶素总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林夏看到“深海焰晶”时,忍不住用手轻轻抚摸:“这像极了爷爷日记里写的‘深海星絮’,他说深海里有会发光的絮状物,能指引迷路的渔船回家。”“我们可以用它做深海探测标记!”陈禾立刻提议,“在深海探测时,蓝色的荧光比传统标记更醒目,能帮潜水员辨别方向。”萧凡当即点头,当天就和附近的海洋科考站达成合作——团队负责培育“深海焰晶”,科考站将其安装在深海探测设备上,提高探测的安全性。
就在团队准备再次下潜,寻找更多深海卤泉时,渔船上的雷达突然检测到一处异常的脉晶素信号。“信号来自东南方向,深度三千米,范围很大,像是一片脉晶矿!”阿凯指着雷达屏幕,语气里满是兴奋。萧凡立刻召集团队,制定下潜计划:“这次我们带更多的瓷坯,争取培育出更稳定的深海晶须,同时寻找林夏爷爷日记里的符号标记。”
第二天清晨,萧凡、陈禾和老周一起下潜。这次他们携带了特制的高压培养箱,可以在深海中直接培育晶须。下潜到三千米时,他们终于看到了雷达检测到的脉晶矿——一片覆盖在海底的蓝色晶体,像深海中的蓝色草原,每一颗晶体上都缠绕着蓝色的晶须,在探照灯的光线下泛着明亮的光。“是天然的深海脉晶矿!”陈禾激动地喊道,“这里的脉晶素浓度是卤泉的5倍!”
萧凡小心翼翼地靠近脉晶矿,突然发现矿脉中央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刻着一个熟悉的符号——正是林夏爷爷日记里的标记!符号周围缠绕着蓝色的晶须,像在守护着什么。他慢慢靠近岩石,用探照灯照亮符号,发现符号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凹槽,里面放着一个生锈的金属盒。“是爷爷的盒子!”林夏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哽咽。
萧凡将金属盒取出,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一本泛黄的日记和一小块蓝色的晶体。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深海脉晶是自然的馈赠,它能连接陆地与海洋,照亮黑暗的深海。我将脉晶的秘密藏在符号之下,等待能读懂它的人。”那块蓝色的晶体上,缠绕着细小的晶须,和他们培育的“深海焰晶”一模一样。
“爷爷没有失踪,他把自己的研究留在了这里。”林夏的声音带着激动,“他想让更多人了解深海脉晶的秘密,保护这片蓝色的宝藏。”萧凡握紧手中的金属盒,突然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不仅要研究脉晶素,还要保护这些天然的脉晶矿,让它们不被破坏。”
回到渔船上,团队立刻对金属盒里的晶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块晶体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上面的晶须依旧保持着活性,是目前发现的最稳定的深海脉晶。“这说明天然的深海脉晶能在高压环境下长期存活,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它,改进人工培育的技术。”陈禾兴奋地说,手里拿着检测报告,“如果能将天然脉晶的稳定性和人工培育的荧光性结合,就能培育出更完美的深海晶须。”
接下来的一个月,团队在深海脉晶矿附近建立了临时的科考基地,一边研究天然脉晶的特性,一边改进培育技术。他们将天然脉晶的粉末加入人工卤液中,培育出的晶须不仅荧光更稳定,还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保持活性。“我们把这种新的晶须叫做‘深海守护晶’吧!”老周提议,“它能守护深海的秘密,也能守护科考队员的安全。”
就在团队准备离开深海,前往下一个探索地点时,林夏收到了一封来自雾岛的信件。信是雾岛文化展的主办方寄来的,邀请他们带着“深海守护晶”参加下一届的文化展,让更多人了解深海脉晶的美丽与珍贵。“我们可以在展会上设置‘深海体验区’,让游客通过VR设备,感受深海脉晶矿的壮观。”陈禾兴奋地提议,“还可以展示‘深海焰晶’和‘深海守护晶’,让大家知道脉晶素能连接陆地与海洋。”
萧凡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手里握着那块来自深海的蓝色晶体。从南极的冰盖到雾岛的竹林,再到深海的脉晶矿,这一路的探索,不仅让他们发现了脉晶素的秘密,更让他们懂得了自然的馈赠需要被珍惜。他知道,下一次的探索又将是新的开始,但只要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科学的热爱,就没有发现不了的脉水奇迹。
“下一站,去看看林夏爷爷日记里提到的‘高原卤泉’吧!”萧凡对着团队成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