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 > 第397章 改变,初见端倪

第397章 改变,初见端倪(1/2)

    转天便是周日,医院里没什么紧急要务待办、除了周逸群在岗值班,张佑安与沈海涛两位院长都留在家中休整。

    头天晚上散会之后,田建春便跟三位院长打了招呼,说今日要回趟老家。张院长先开了口,语气热络:“建春啊,莫不是你父亲那诊所要开业了?要是真到了那时候,我们几个开车陪你一起去!”

    田建春连忙摆手:“张院长,还没到开业那步呢。我回去是想看看诊所整理得怎么样了,要是都妥当了,就帮忙申请现场勘验,等批复下来才能正式开业。”

    “行,等真开业了,我们肯定都去!” 张院长点点头,语气笃定。

    田建春心里本想客气推辞,可转念一想,几位院长是一片好意,自己哪能扫了这份兴?便笑着应下:“好嘞!到时候还得请您几位给我爸撑撑场面,做个靠山!”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田建春就起了床。

    他仔细收拾好要带回老家的物品,肩上挎着鼓囊囊的布袋,推出墙角的自行车擦了擦车把,翻身上去顺着晨光往村里赶。

    清早的空气裹着秋露的湿意,凉丝丝地往衣领里钻。

    刚出县城,一阵清风斜斜扫过,田建春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打了个轻颤。道旁的槐树叶子还透着鲜亮的绿,却时不时 “吧嗒” 一声,孤零零地从枝桠上落下来,飘到自行车轮旁,又被风卷着往前滚了几米。

    他抬眼望,天边的朝霞正慢慢浸色:先是浅灰色的厚厚的云层的边沿变成淡淡的橘红,再渐渐漫成暖融融的橘黄,最后连远处的白薯地都罩了层柔光、地里早有人弯着腰,先割了秧子,再刨白薯的,翻开的土块沾着新鲜的潮气,在晨光里泛着亮。

    田建春的心思也跟着活泛:到家了先去二叔家要些刚刨的白薯,再弄点儿新收的玉米,找镇东头的打面室打碎,磨一些去皮的大碴子,慢慢的熬出粥来喷香;再磨点儿玉米细面,掺点儿白面蒸窝头很香。

    过几天去市里,给章阿姨捎过去,让她尝口秋的新鲜。

    对了,还得带点黄豆、小米,还有高粱,都是实在东西。

    他一边盘算着,脚下的脚蹬子蹬得更急,自行车在石子路上颠得厉害,车座硌得屁//股发紧,愈发念着汽车的方便。

    “下周得赶紧练车,”

    他咬了咬唇,风把这话吹得散在半路,“不然这么多东西,咋带过去?给章阿姨带了,杜局长也要来一份啊?”

    田建春一路嘟囔着,一路疾行。

    忽听得半山坡上传来 “砰砰” 的响,是杆子打在树枝上的动静,偶尔有人喊着‘扎手了!’

    ‘砸我脑袋了!赶紧给我挑刺’!

    田建春放缓车速,望了望不远处的那片浓绿:“这时候了,板栗还没收回家?”

    又想起自家门前那棵老槐树,觉得要是爹娘以后一直老家开诊所,不如把槐树挖了,换棵板栗树或是山楂树,秋里能摘些果子吃。

    槐米也就春天能晒两把,到了秋里连片能嚼的果子都没有,实在不顶用。

    田建春骑着车,一路迤逦,进入到大柳树镇。

    路两边的平房矮矮地伏着,十来年没怎么变样;镇卫生院的红砖墙露出来,两扇大铁门大敞四开的。

    卫生院对面的不远处,就是他念过三年的高中。

    校门依旧还是老样子,铁栏杆上了锈了,爬满的喇叭花蔫哒哒的;让他忽然愣了神、高中那三年,好像隔了一辈子那么远。

    路边宽敞的地方,偶尔能看见玉米秸子围起来的秋场,花生秧子、豆秸子堆成小山,里头裹着笑声和大嗓门的喊,“快把那袋玉米扛过来!”

    “别踩了晒的豆子!”

    “赶紧摔花生,趁着这两天太阳好,晒干了甩了好上房。”

    —— 这些熟悉的话语和调调,飘到耳边,竟像从上个世界传过来的。

    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又好像全变了。

    可是,也有不同,截然的不同!

    那就是他、田建春!

    这一世:他没有就读古城的中医学院!而是选择的山城医学院!

    这一世:更没有跟自己恋爱、那个看起来比自己都高、笑起来温温柔柔的、追随着自己而来可是最后却让自己痛苦多年的人——兰文慧!

    这一世:没有在毕业一年后的早婚、没有婚后一年出生的儿子!

    没有!

    这一世:也没有父亲和母亲局促的住在卫校的小宿舍里,为自己带儿子、而自己在两个院区之间来回奔波!

    这一世:改变很大!

    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安然平顺的走过各自的一生!

    想到这儿,田建春脸上的郁色淡薄了些,嘴角却扯出点涩涩的笑。

    这一世,同龄人已经走入婚姻和家庭,而他,还在独自前行!

    风还在吹,残留的树叶被刮的哗哗响,把田建春的衣角掀得更高。

    穿过镇子,拐进进村的小路,路边的地里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