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 第35章 东线铁流

第35章 东线铁流(2/5)

游过,水面泛起细碎的波光。他突然想起童年在易北河畔钓鱼的时光,那时的世界远没有这么多钢铁与硝烟。

    夜幕降临时,德军阵地响起此起彼伏的挖壕声。米勒躺在坦克阴影里,听着远处传来的苏军扩音器广播,俄语的呐喊声中夹杂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他摸出裤袋里的家书,借着月光读着妻子的字迹:“女儿学会叫爸爸了,每天都对着收音机喊‘爸爸快回来’。”

    炮长突然轻声说:“你说,战争结束后,我们还能认出彼此吗?”

    米勒望着星空,那里有流星划过。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是将家书折好,塞进装甲内衬的夹层里。远处,不知哪个连队传来口琴曲《莉莉玛莲》,在零下十度的夜空中,音符仿佛冻成了冰晶,纷纷扬扬地飘向苏军阵地。

    二、尼什丘陵拉锯战:钢铁与火焰的华尔兹(9月2日,3000字)

    正午十二点零五分,第83军军长海因茨·施特劳斯少将站在丘陵顶端,看着苏军轰炸机群从东南方向飞来。领头的pe-2轰炸机机身反射着阳光,宛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即将剖开德军防线的胸膛。

    “全体隐蔽!”他抓起腰间的望远镜,却看见弹药库方向停放的二十辆弹药车。那些涂着黄色警示标志的卡车此刻整齐排列,宛如待宰的羔羊。

    第一枚FAb-500炸弹在距弹药库三百米处爆炸,气浪掀起的雪柱高达二十米。施特劳斯本能地蹲下,却看见一名机械师抱着图纸筒冲向燃烧的卡车——那是虎王坦克变速箱的改良图纸,凝结着三十名工程师三个月的心血。

    “卡尔!快回来!”他认出那是维修营的首席机械师卡尔·霍夫曼。

    卡尔没有回头,他的身影在爆炸强光中忽明忽暗,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被火星点燃,却被他随手拍灭。当第二枚炸弹落下时,他已经扑到弹药车旁,用身体护住图纸筒,任由燃烧的弹片划过后背。

    爆炸产生的气浪将卡尔掀飞,他重重摔在土坡下,满脸是血,却仍死死攥着图纸筒。施特劳斯冲过去,撕开他的衣领,看见肩胛骨处的伤口血肉模糊,露出白森森的骨头——那是弹片贯穿造成的。

    “军医!”施特劳斯大喊,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颤抖。

    卡尔却挣扎着坐起来,吐掉口中的泥土:“图纸...没坏吧?”

    施特劳斯接过图纸筒,金属表面滚烫,却完好无损。他看着卡尔满是油污的脸,突然想起这个机械师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用积雪冷却过热的发动机,拯救了整个装甲连。

    “你差点死了。”施特劳斯说。

    卡尔笑了笑,牙齿间渗着血:“但图纸活下来了,不是吗?”

    与此同时,弹药库的大火仍在蔓延。炊事兵奥托看着燃烧的卡车,突然想起车厢里装着士兵们的三日口粮——黑面包、咸肉罐头和浓缩奶粉。他抄起铁锹,冲向冒烟的残骸,用铲子扒开燃烧的木板,抢救出半袋面粉。

    “快来帮忙!”他对周围的士兵喊道,“不然今晚就得吃雪了!”

    士兵们带着灭火器赶来,用沙子扑灭余火。奥托将面粉过筛,去掉里面的木屑和弹片,又从废墟中找到几罐炼乳——那是从苏军战利品中缴获的。他将面粉、炼乳和融化的雪水混合,揉成面团,放在燃烧的卡车残骸上烘烤。

    “这是新式烘焙法。”他对旁边的列兵说,“爆炸的热量能让面包外焦里嫩。”

    列兵看着面团在高温中膨胀,表面裂开细小的纹路,露出里面夹杂的褐色颗粒——那是没筛干净的弹片碎屑。他咽了口唾沫,想起昨天班长说的话:“在东线,能吃的都是粮食,能活的都是英雄。”

    下午三点,苏军发动反攻。施特劳斯站在临时指挥所里,看着地图上的红色箭头逐渐逼近。他拿起电话,接通第1装甲师:“用‘救火队’机制,优先保障坦克供油。”

    “可是将军,步兵弹药不足了!”电话那头传来抗议。

    “步兵用铁拳和缴获的波波沙,”施特劳斯咬着牙说,“坦克不能停,停下就是死!”

    机械师卡尔躺在医疗帐篷里,听着远处的炮声。军医正在为他清理伤口,镊子夹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弹片,扔进金属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帐篷外传来坦克引擎的轰鸣,那是维修好的黑豹坦克重新投入战斗。

    “你的运气真好,”军医说,“弹片再偏两厘米,就会切断锁骨下动脉。”

    卡尔没有说话,目光落在帐篷顶的缝隙处。透过那里,他看见天空中有一群大雁飞过,它们排成人字形,正往南方迁徙。他想起家乡的妻子,此刻应该在慕尼黑的面包店里,揉着面团,等着他寄回家的津贴。

    黄昏时分,德军以日均三十八公里的速度突破丘陵地带。施特劳斯站在缴获的苏军观察哨里,看着远处的尼什城轮廓。他的副官递来战报:“缴获苏军储备燃油两百吨,弹药车损失率百分之四十,机械完好率百分之六十七。”

    “通知各师,就地建立环形防御,”施特劳斯揉了揉眉心,“今晚可能有暴风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