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 > 第181章 真相将出,风暴将至

第181章 真相将出,风暴将至(2/2)

布键前,我忽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

    “你真的以为,公开就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盯着那句话,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

    有些棋,或许才刚刚落子。我盯着那条短信,手指微微发紧。

    短短一句话,像一根细针,刺进我绷到极致的神经。

    这不是恐吓,而是一种近乎冷静的提醒——仿佛对方早已站在棋盘的另一端,看我一步步落子,甚至……等着我走这一步。

    我深吸一口气,把手机翻过来扣在桌上,像是要隔绝那股寒意。

    但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谢明远传来的消息已经确认:所有媒体渠道就位,刘艺术团体的论坛直播链接生成,杨基金会的签名突破七十万,舆论的火药桶只差一星火花。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王政府官员突然打来电话。

    “林致远,审计程序已经启动。”他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我在审查委员会提了紧急议案,要求对火种基金会三年内的项目资金、数据使用权限、国际合作备案进行全面审计。上面……已经批了。”

    我心头一震。

    这不只是程序性调查,而是动真格的——意味着火种源不能再用“文化保护”的外衣遮掩交易,每一分拨款、每一次数据调用,都将暴露在阳光下。

    “他们压力很大。”王政府官员顿了顿,“周鸿涛昨天亲自去了厅里,想压下议题,但没成功。现在内部已经开始甩锅,有人说张峻是‘个人行为’,有人主张切割维森文化的关联合同。火种基金会……快撑不住了。”

    我握紧手机,几乎能想象那座大厦里的混乱。

    曾经铁板一块的利益集团,终于在证据与舆论的夹击下出现裂痕。

    可越是这个时候,越危险。

    困兽犹斗,何况是经营多年、根系深埋的庞然大物?

    “小心反扑。”王政府官员最后说,“有些人,不会坐以待毙。”

    我挂了电话,窗外夜色如墨。

    城市依旧灯火通明,可我知道,在那些光鲜楼宇的阴影里,有多少人在悄然调动资源,编织新的防线。

    两天后,非遗文化周闭幕式在市会展中心举行。

    我作为“民间文化传播代表”被邀请登台演讲——这是刘艺术团体争取来的名额,也是我们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礼堂座无虚席。

    学者、官员、媒体、传承人……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舞台中央。

    肖潇然坐在前排,穿着素雅的蓝布裙,朝我轻轻点头。

    她不知道我今天要做什么,但她的眼神告诉我:无论你说什么,我都站在你这边。

    主持人报出我的名字时,全场安静下来。

    我走上台,脚步沉稳,掌心却渗出冷汗。

    西装内袋里,那个U盘贴着胸口,像一块烧红的铁。

    灯光聚焦,镜头推近。

    我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我蹲在街角吃着冷掉的盒饭,对着手机镜头笑着说:“今天跑了八十九单,累,但值得。”

    如今,我还是那个林致远,只是不再只为一口饭奔跑。

    我打开话筒,声音清晰而坚定:

    “今天,我要讲一个关于文化、权力与真相的故事。”

    台下一片寂静。

    谢明远在后台竖起大拇指,屏幕上,证据视频已加载完毕,只等我按下播放键。

    我的手指缓缓移向口袋。

    就在这时——

    手机响了。

    尖锐的铃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我下意识掏出手机,屏幕亮起。

    来电显示:未知号码。

    我顿住了。全场目光聚焦在我身上,时间仿佛凝固。

    我盯着那串跳动的数字,心跳如鼓。

    然后,我缓缓按下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缓慢、仿佛从深渊里爬出来般的声音:

    “林致远,你真的以为,这场游戏你能赢?”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